正确答案:

下半身发绀

E

题目: 患儿男,5岁。反复发生肺炎,每年2~3次。平时乏力,活动后气促。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械样杂音,伴震颤,经超声心动图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有助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是
  • 抗ds-DNA抗体

  • 解析:抗ds-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特异性强

  • [单选题]病发急性胰腺炎时,下列哪组酶变化最早
  •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


  • [单选题]可能是预防接种伤寒的是
  • "O"不高"H"高


  • [多选题]原发性肾小球肾病性水肿的机制是
  • 蛋白尿史,血浆蛋白降低而致胶体渗透压下降

    继发性醛固酮及血管升压素增多

    心功能不全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 解析:肾炎性水肿发生机制,主要是球-管失衡导致钠水滞留所致。其实质是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而不伴有肾小管重吸收的相应减少。由于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发生肿胀和增生。炎性细胞渗出和纤维蛋白的堆积和充塞囊腔,使后者变得狭窄,以致通过肾小球的血流大为减少,肾小球的有效滤过面积又明显下降,其结果是肾小球钠水滤过显著下降。但此时完整的肾小管仍以正常速度重吸收钠和水,故产生高渗性少尿甚至无尿。大量钠水滞积于体内,引起血浆容量和血管外细胞外液量的明显增多,组织间液因而增多而不能被淋巴回流所代偿,于是出现全身水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因炎症而通透性增高,故可出现蛋白尿,但低蛋白血症不明显。当然钠水滞留可稀释血浆蛋白,但此因素引起次要作用。 慢性肾小球炎有时也可伴有水肿,但不及急性肾小球肾炎明显。因残存肾单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偿。如出现水肿,其发生机制与下述因素有关;①正常肾单位明显减少使滤过总面积明显下降;②持续的肾性高血压加重左心负担,严重时导致心力衰竭;③长期蛋白尿所致的低蛋白血症。

  • [单选题]女性,30岁,发热伴咳嗽,呼吸困难半个月,有种植蘑菇史。查体:心肺无异常,痰中找到抗酸杆菌。胸片示:双肺散在密度增高阴影,分布均匀,大小一致,密度一致,最可能的诊断是
  •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 [单选题]肠结核伴发肺结核,其结核毒血症的表现较重,应选用哪项治疗
  • 链霉素+异烟肼+对氨水杨酸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wmejvr.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儿童保健(正高) 口腔内科学(副高) 重症医学(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副高) 放射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4)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5) 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代码:350)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整形外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