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药物性帕金森综合症

C

题目:男.70岁。服用氟桂利嗪3个月后出现动作徐缓,僵硬,手部震颤,跌倒一次。美多芭治疗无效。查体:智能正常,面具脸,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顾名思义就是由于药物使用不当而引发帕金森症的一种疾病。有可能诱发帕金森综合征的常用药物,有止吐药、降压药、安定药等。具有代表性的像降压药利血平;止吐药胃复安;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氟哌啶醇、氟利多;抗抑郁剂丙咪嗪、阿密替林、多虑平、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苯环丙胺等。该患者长期服用氟桂利嗪出现锥体外系症状,首先考虑为药物性帕金森综合症。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男,50岁。因急性中度一氧化碳中毒、意识障碍入院治疗,经吸氧、支持及对症治疗后,患者意识恢复,好转出院,2周后患者突然出现失语、不能站立、偏瘫,大小便失禁。查体:T36.5℃,P85次/分,R16次/分,BP125/70mmHg,双侧病理反射阳性,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

  • 解析: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可以推断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

  • [单选题]关于斜疝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精索在疝囊后方

  • 解析:腹股沟斜疝与直疝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发病年龄: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直疝多见于老年人。②疝突出途径:斜疝是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入阴囊;直疝是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入阴囊。③疝块外形:斜疝的疝块为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直疝的疝块为半球形,基底较宽。④回纳疝块后压住疝环:斜疝可不再突出;直疝的疝块仍可突出。⑤精索与疝囊的关系:斜疝发生时,精索在疝囊后方;直疝者精索是在疝囊的前外方,故选B。

  • [单选题]下述哪个器官不属于经典内分泌腺
  • 前列腺

  • 解析:经典内分泌腺:神经垂体、松果体、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内分泌胰腺、肾上腺皮质和髓质、性腺。

  • [单选题]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以下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启动的正确说法是
  • 经医患双方协商,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可共同委托医学会组织鉴定

  • 解析:《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 [单选题]与病毒感染相关的主要炎症细胞为
  • 淋巴细胞

  • 解析: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由淋巴器官产生,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在适应性免疫中起关键作用的白细胞,主要指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两者表面抗原受体具有高度多样性,经抗原激发可分化为抗原特异性效应细胞,分别介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故选B。

  • [单选题]产褥期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 体温可在产后24小时内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


  • [单选题]对纵隔肿瘤最具有诊断价值的影像学表现是
  • 肿块的位置

  • 解析:本题属记忆题。各种不同类型的纵隔肿瘤均有其好发部位,因此,影像学可以根据肿瘤的位置来判定它的类型和性质,进行诊断,正确答案为A。

  • [单选题]男,7岁,平素无症状,3日前体检时偶然发现后上纵隔近右侧脊柱旁,椭圆形肿物。大小约3cm×2.5cm,最大可能疾病是
  • 神经源性肿瘤

  • 解析:神经源性肿瘤为最常见的原发性后纵隔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后纵隔脊柱旁沟处,少数肿瘤可部分发生在椎间孔内,使肿瘤呈哑铃状生长。病理上良性占多数,包括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节细胞神经瘤,恶性的有恶性神经鞘瘤(神经性肉瘤)、节神经母细胞瘤和交感神经母细胞瘤。较少见的有从副神经节发生的良、恶性嗜铬细胞瘤,能分泌肾上腺素,临床上呈波动较大的高血压。肿瘤好发于青、中年,儿童多见于节细胞神经瘤和节神经母细胞瘤。

  • [单选题]患者,女,40岁。仰卧时腹部呈现蛙状,坐位时下侧腹部明显膨出。应首先考虑的是
  • 腹腔积液

  • 解析:腹腔积液典型表现:仰卧时液体因重力作用而下沉于腹腔两侧,腹部呈现蛙状,坐位时下侧腹部明显膨出。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rl6rwn.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肿瘤外科(正高) 口腔医学(正高) 心血管内科(副高) 消化内科学(副高)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护理学(副高)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7) 社区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3) 医学临床三基(护士) 公共卫生管理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