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温度34℃,湿度55%-65%

C

题目:出生2天,体重为1500g的新生儿,因患新生儿硬肿症入院。

解析:最适宜的温箱温度和湿度为温度34℃,湿度55%-65%。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住院患儿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的要求有 ( )
  • 新入院患儿3日内每天测3次

    一般患儿每天测2次

    危重儿每4小时测1次

    发热儿每4小时测1次

    经退热处理后30分钟应重新测体温1次

  • 解析:此题考查护理文件的书写,新入院患儿入院3日内每天测3次体温、脉搏、呼吸。入院3日以上且没有异常者测量2次,危重、发热患儿每日6次,发热患儿经过用冷等退热处理的30分钟后重测体温。

  • [多选题]人际传播中,常用的反馈方式有
  • 语言反馈

    体语反馈

  • 解析:在人际交流中有三种反馈形式:语言反馈、体语反馈和书面反馈。“体语”反馈是用动作、表情等“身体语言”给予反馈。书面反馈是利用书面上的文字或符号做出反应。在不宜用语言和体语进行反馈的情况下,可以用文字或符号来传递反馈信息。故选CD。

  • [多选题]不属于死亡过程的是
  • 昏迷

    尸僵

  • 解析:死亡过程包括濒死、临床死亡、生物学死亡。故选AB。

  • [多选题]取用无菌溶液应注意
  •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不可跨越无菌区

    不可将物品伸入无菌溶液内蘸取溶液

    倾倒液体时不可直接接触无菌溶液瓶口

    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以免污染剩余溶液

  • 解析:取用无菌溶液应注意:(1)洗手,戴口罩,根据操作目的准备环境及用物。(2)根据医嘱取无菌溶液密闭瓶,湿擦瓶外灰尘,认真查对瓶签上的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体有无裂痕,倒置溶液检查有无沉淀、浑浊、絮状物及变色。检查无误后用启瓶器开启瓶盖,用拇指与示指或双手拇指将瓶塞边缘向上翻起。(3)一手示指与中指套住瓶塞将其拉出,注意手不可触及瓶塞内面及瓶口,防止瓶塞被污染;另一手拿溶液瓶,瓶签朝向掌心,倒出少量溶液旋转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溶液至无菌容器中。倒溶液时,勿将瓶签打湿;勿使瓶口接触容器口周围。不可将物品伸到无菌溶液瓶中蘸取溶液;已经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4)无菌溶液倒完后,立即塞好瓶塞,以防污染。已开启的无菌溶液瓶内的溶液,可保存24小时。在瓶签上注明开瓶日期、时间,放回原处。故选ABCD。

  • [多选题]可引起小儿惊厥的疾病包括
  • 低钙

    脑膜炎

    原发癫痫

    破伤风

  • 解析:新生儿期产伤、窒息、颅内出血、败血症、脑膜炎、破伤风和胆红素脑病多见。有时也应考虑到脑发育缺陷、代谢异常、巨细胞包涵体病及弓形体病等。

  • [多选题]归因理论中,人们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主要原因是
  • 任务难度

    努力

    机遇


  • [多选题]小儿白血病化疗药物治疗的方针是
  • 足量

    间歇

    交替

  • 解析: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化疗原则是按型选择方案,尽可能采用强烈诱导化疗方案,采用联合、足量、间歇、交替、长期治疗的方针。

  • [多选题]小儿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
  • 呼吸道感染

    神经系统感染

    传染病

  • 解析:小儿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症状:  1.麻疹:前驱期表现,特别是Koplik斑是早期诊断关键。典型的为“烧3天、出3天、退3天”,留有脱屑及色素沉着。接触麻疹5天内肌注免疫球蛋白可预防发病。隔离期:一般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出疹后10天。  2.风疹:出疹期耳后、枕部、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皮疹在淋巴结肿大后24小时出现,24小时出全,一般3天,少有脱皮,较麻疹全身症状轻。隔离期:出疹后5天。  3.幼儿急疹:病原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突然起病,发热3~5天,热退疹出。  4.水痘:在同一部位丘疹、水痘、结痂同时存在,向心性分布。  5.猩红热:主要致病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发热后第2天全身皮肤弥漫充血发红基础上存在密集均匀的红色小丘疹,24小时布满全身,皱褶处密集。疹退脱皮,无色素沉着。  6.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原福氏志贺菌多见。有时在出现肠道症状或腹泻之前先出现休克或脑病表现。怀疑中毒痢尚未排便,可用冷盐水灌肠,取粪便检查。  7.脊髓灰质炎:于体温下降时出现非对称性弛缓性瘫痪,逐渐加重,热退瘫痪停止发展,无感觉障碍。  8.乙脑:是病毒性脑炎中最重且预后差的一种,乙脑病毒系虫媒病毒。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n8jnmp.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护理(正高) 医院药学(正高) 放射卫生(副高) 内科护理(副高) 中医护理(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副高)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