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心动过速 ST段降低,T波改变 房性、室性期前收缩 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
ABCD
题目:关于病毒性心肌旋心电图的改变,描述正确的是
解析:(1)房室传导阻滞,占40.3%(多为Ⅰ度阻滞),(2)期前收缩,占38.9%(室性早搏较多);(3)ST—T改变,占33.3%(个别可见到异常Q波及单项曲线)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正常10个月小儿生长发育的指标是 ( )
头围44cm
身长74cm
体重8kg
能推车走几步
解析:满十个月时,男婴体重7.6~11.7千克,身长68.3~78.9厘米;女婴体重6.9~10.9千克,身长66.2~77.3厘米。此时宝宝已经长出大约4~6颗牙齿。此时的宝宝能够独自站立片刻,能迅速爬行,大人牵着手会走;这年龄阶段的孩子也是向直立过渡的时期,一旦孩子会独坐后,他就不再老老实实地坐了,就想站起来了。刚开始时,会扶着东西站那儿,双腿只支持大部分身体的重量。如果孩子运动发育好些的话,还会扶着东西挪动脚步或者独站,不需要扶东西。孩子可以拉着栏杆从卧位或者座位站起来,双手拉着妈妈或者扶着东西蹒跚挪步。有的孩子在这段时间已经学会一手扶物地蹲下捡东西。
[多选题]早产儿易发生佝偻病的原因是
维生素D储存少
生长发育需钙、磷、维生素D相对较多
解析:新生儿佝偻病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钙磷和维生素D贮备不足:钙磷贮备的75%在妊娠最后3个月。当孕妇患妊高征、日照不足、偏食,以及双胎、早产等,均可以使新生儿体内钙磷和/或维生素D贮备不足。 2、维生素D和钙磷摄取不足:牛乳及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很低,牛乳钙鳞比例不适于肠道吸收。 3、生长速度快:妊娠后3个月胎儿和新生儿生长速度快。 4、甲状旁腺素分泌不足及肝肾功能不完善: 5、其它因素:各种疾病、利尿剂、碳酸氢钠、抗惊厥药等影响钙鳞和维生素的代谢。
[多选题]不符合婴幼儿灌肠时,肛管插入的深度 ( )
2~2.5cm
7~8cm
10~12cm
12~14cm
解析:灌肠时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婴儿2.5-4cm,儿童5-7.5cm。故选ACDE。
[多选题]老年人常见身心健康问题的临床特点是
多病性及多脏器病变
症状和体征不典型
病程长,病情重
易发生电解质紊乱
解析:老年人因身体各个器官的衰老,常见身心健康问题的临床特点是多病性及多脏器病变、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病程长,病情重、易发生电解质紊乱。但是不包括发病慢,进展快。故选ABDE。
[多选题]甲状腺素的生理功能包括
促进新陈代谢
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酶活性
增进糖的吸收和利用
加速脂肪分解氧化
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
解析:甲状腺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加速细胞内氧化过程,促进新陈代谢,增高基础代谢率;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酶活性;提高糖的吸收和利用;加速脂肪分解、氧化;促进细胞、组织的分化、成熟;促进钙磷在骨质中的合成代谢和骨、软骨生长;更重要的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故选ABCDE。
[多选题]小儿心力衰竭的应急处理是
迅速洋地黄化以控制心力衰竭
应用强利尿剂
积极控制原发病,消除病因
解析:应急处理是迅速洋地黄化以控制心力衰竭,应用强利尿剂,积极控制原发病,消除病因
[多选题]静脉插管操作的注意事项有
严格无菌操作,必要时戴手套。操作熟练,动作轻柔,一次成功
导管入口尽量远离创面。导管插入位置不宜过深,一般以3~5cm为宜
置入导管妥善固定,防止滑动
置管后导管入口部位应每天清洁消毒,及时更换敷料,应选用透明敷料,以便观察
导管置入48~72小时应常规更换导管插入部位
解析:静脉插管操作的注意事项有:1严格无菌操作,必要时戴手套。操作熟练,动作轻柔,一次成功。2导管入口尽量远离创面。导管插入位置不宜过深,一般以3~5cm为宜3导管置入48~72小时应常规更换导管插入部位4置管后导管入口部位应每天清洁消毒,及时更换敷料,应选用透明敷料,以便观察5置入导管妥善固定,防止滑动。故选ABCDE。
[多选题]发生脑出血,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应注意
预防压疮
保持呼吸道通畅
适时进行床上转移训练
预防关节挛缩、肌肉萎缩
防止感染
解析:发生脑出血,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应注意:长期卧床,皮肤受压超过2小时,易发生褥疮要注意预防,保持呼吸道通畅,适时进行床上转移训练.预防关节挛缩、肌肉萎缩,防止感染等,故选ABCDE。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gqw0j7.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