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失音

E

题目:喉返神经两侧损伤可发生

解析:根据支配神经的作用和临床经验判断,喉返神经一侧损伤,致同侧声带失去动度出现声嘶;两侧损伤,致双侧声带失去动度处于关闭状态,故可导致失音或严重呼吸困难。所以,正确答案为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男,20岁。劳累时胸闷,长跑时晕厥倒地,数分钟后意识恢复。无心悸和黑蒙。查体:血压110/70mmHg,心率70次/分,心律齐,胸骨左缘第4肋间可闻及4/6级收缩期杂音。其父40岁猝死。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 解析:本题为鉴别诊断题b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时,由于收缩期左室流出道梗阻,可产生晕厥症状。左室流出道梗阻可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此病例是典型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虽因心动过缓可引起晕厥,但无胸骨左缘特征性杂音。风湿性瓣膜病有主动脉瓣狭窄时可有晕厥,但杂音部位不符合。本例的心脏杂音也不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动脉导管未闭诊断。

  • [单选题]下述疾病最易出现Ⅱ型呼吸衰竭的是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解析:Ⅱ型呼吸衰竭是指低氧血症合并高碳酸血症。最常见病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阻塞导致通气不足,合并二氧化碳潴留。   【避错】Ⅰ型呼吸衰竭也称低氧性呼吸衰竭,常见于间质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严重肺部感染(ARDS)等。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早期可有缺氧,氧分压下降,由于过度通气,二氧化碳分压也下降,属于Ⅰ型呼吸衰竭;若病情进一步进展,则出现二氧化碳潴留,则考虑为Ⅱ型呼吸衰竭。

  • [单选题]结核属于
  • Ⅳ型超敏反应

  • 解析:Ⅰ型超敏反应主要疾病有全身性过敏反应、皮肤超敏反应、消化道超敏反应。Ⅱ型超敏反应主要引起的疾病有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Ⅲ型超敏反应引起的疾病有血清病、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休克样反应、毛细支气管炎。Ⅳ型超敏反应相关疾病有结核菌素反应、传染性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故选D。

  • [单选题]移植器官超急排斥反应是由于
  • 受体内预存有抗供体的ABO血型抗体

  • 解析:超急性排斥反应是在移植物血液循环恢复后数分钟或数小时(24~48小时)内发生的排斥反应,其发生原因是受者体内存在抗供者同种异型抗原(如HLA抗原、ABO血型抗原和血小板抗原等)的抗体。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最常发生于同种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引起的宿主的损伤被称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骨髓移植物中成熟T细胞是介导GVHR的主要效应细胞。另外,T细胞产生的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主要为NK细胞)参与GVHD的发生。

  • [单选题]患者,男,34岁,腹部砸伤4小时。查体见四肢湿冷、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该患者目前应进行的处理不包括
  • 给予止痛和镇静剂

  • 解析:患者中年男性,腹部砸伤、四肢湿冷、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考虑诊断为休克、腹膜炎、腹腔积液、麻痹性肠梗阻。在查明疼痛部位、性质、原因前,不宜使用止痛和镇静剂,以免掩盖病情影响诊断。密切监测基本生命体征、补充血容量抗休克治疗、抗感染治疗都是正确的初步治疗措施,诊断性腹腔穿刺可进一步了解受损脏器。故选D。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9w857d.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老年医学(正高) 妇产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副高) 泌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1) 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1)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代码:105)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妇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康复科)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