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E
题目:
男,32岁。突发上腹剧痛2小时,蔓延至右下腹及全腹。既往有“胃痛”病史10余年,未诊治。查体:板状腹,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消失。
解析:本题考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断及治疗。典型的板状腹、肝浊音界消失可考虑本病。选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男,28岁。右侧肾结核无功能伴左肾严重积水,膀胱挛缩。查:血肌酐768μmol/L。血红蛋白82g/L。最好的处理是
抗结核治疗同时行左肾造瘘术
解析:肾结核破坏严重,而对侧肾正常,应切除患肾。双侧肾结核一侧广泛破坏、"无功能",另一侧病变较轻,抗结核药物治疗后择期切除严重的一侧患肾。肾结核对侧肾积水,如果积水肾功能代偿不良,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时应先引流肾积水。因此本题右肾无功能,左肾积水,应先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行左肾造瘘术。目前血肌酐较高,表明结核活动。如右肾切除,且左肾功能不良,患者则失去肾脏功能。故选E。
[单选题]男,45岁。因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幽门不全梗阻入院施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出血约600ml,心率92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3.1/8.0kPa(98/60mmHg),血红蛋白105g/L。在输血问题上,正确的做法是
输注晶体液补充血容量,原则上不输血
解析:该患者术中失血600ml,失血量不足总血容量的20%。目前心率、呼吸、血压平稳,血红蛋白仅轻度下降,此时可输入适量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代用品,原则上不输血。当失血量超过30%时才考虑输血。
[单选题]患者,女,45岁。在初次心理治疗中,衣着整洁,年貌相当,言语清晰,但语速较快,逻辑欠清晰,倾诉欲特别强,说话滔滔不绝,不带丝毫停顿。为了节省时间,尽快了解患者的主要问题,医生应对这位患者
使用封闭式提问
解析:患者滔滔不绝,治疗师为了节省时间,控制话题,更好地把握主要问题,可使用封闭式提问。
[单选题]移植排斥反应损伤机制中能激活
IL-2
解析:CD4+T辅助细胞识别供体HLA-Ⅱ类抗原,促使抗原递呈细胞释放IL-I,后者可促进T辅助细胞增殖和释放IL-2,IL-2可进一步促进T辅助细胞增殖并为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化提供辅助信号;除了IL-2之外,TH细胞还能产生IL-4、IL-5、促进B细胞分化并产生抗移植物的抗体,参与移植排斥;此外与迟发变态反应相伴随的血管损害、组织缺血以及巨噬细胞介导的破坏作用,也是移植物毁损的重要机制。
[单选题]男,35岁。反复右腰部绞痛伴血尿,KUB见右肾结石,长径1.8cm。IVU见右背轻度积水,输尿管显影正常。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
体外冲击波碎石
解析:结石<0.6cm采用保守治疗;0.6~2.0cm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肾盂结石>2.0cm经皮肾镜。
[单选题]炎症的本质主要是
以防御为主的病理过程
解析:炎症的本质主要是以防御为主的病理过程,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基本病理变化是变质、渗出、增生。
[单选题]男,13岁,学生。持续畏寒、发热1周,神志不清半天。病前有右足刺伤史。查体:T39.5,P123,BP65/45,右足跟部红肿,血常规WBC24.3,N0.89,L0.11。导致本病最可能的病原体是
革兰阳性菌
解析:外科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已超越革兰阳性球菌,常见为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肠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脓毒症一般比较严重,可出现三低现象(低温、低白细胞、低血压),发生感染性休克者也较多。本例患者为足部刺伤,而足部刺伤多由金葡菌引起的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其发生机制是金黄葡萄球菌感染因出现多重耐药性的菌株。这类菌株还倾向于血液播散,可在体内形成转移性脓肿。有些菌株局部感染也可引起高热、皮疹,甚而休克。故答案应选A。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6l612v.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