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变质性炎症

A

题目:阿米巴肝脓肿属于

解析:阿米巴肝脓肿为阿米巴溶解组织导致肝脏的液化性坏死,故1题选A;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病理特点为脑实质以变质为主的炎症,故2题选A。浆液性炎症多见于急性炎症早期,常发生于疏松结缔组织、浆膜、黏膜和皮肤,故3选B。细菌性痢疾是黏膜的纤维索性炎,病理变化为黏膜表层坏死,渗出物由大量纤维素、坏死组织、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和细菌组成,故4题选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男,25岁。诊断精神分裂症,服用氟哌啶醇12mg/d治疗2年,病情稳定。半年来出现明显的吐舌、不自主咀嚼和扭动四肢,其症状符合
  • 迟发性运动障碍

  • 解析:锥体外系反应是抗精神病药物最常见的副反应。出现三种反应:①帕金森综合征: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肌肉震颤、流涎等;②急性肌张力障碍:出现斜颈、呼吸运动障碍及吞咽困难、静坐不能;③迟发性运动障碍:出现口-舌-颊三联征,如吸吮、舔舌、咀嚼等。可口服安坦或肌注氢溴酸东莨菪碱0.3~0.5mg来治疗。

  • [单选题]关于肿瘤的恶性程度,正确的是
  • 低分化者较高分化者DNA、RNA含量增多

  • 解析:关于肿瘤的恶性程度,正确的是:A.I级分化细胞恶性程度高(I级肿瘤为高分化细胞,恶性程度低)。B.I级分化较Ⅳ级分化细胞排列紊乱(I级肿瘤为高分化细胞,Ⅳ级肿瘤为低分化细胞,低分化细胞比高分化细胞排列紊乱)。C.Ⅲ级分化细胞接近正常分化程度(III级肿瘤为低分化细胞,恶性程度高)。D.高分化较低分化者核分裂多(低分化细胞排列紊乱,核分裂多)。E.低分化者较高分化者DNA、RNA含量增多(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低,其核酸含量高)。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E。

  • [单选题]女,72岁。腹痛6小时进食油腻食物后突发腹痛,以中上腹部为著。查体:P110次/分,BP110/60mmHg。右上腹部可触及表面光滑包块,有压痛。首选的检查是
  • 腹部B超

  • 解析:患者老年女性,进食油腻食物后突发中上腹剧痛,可触及肿大胆囊,考虑为急性胆囊炎,根据题意首选腹部B超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治。   【避错】超声检查可见胆囊增大、囊壁增厚(>4mm),明显水肿时见“双边征”,囊内若有结石,可显示强回声,对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准确率为85%~95%。

  • [单选题]孕妇分娩出院后,社区医院进行产后访视的次数至少应为
  • 3次

  • 解析:产后访视:孕产妇出院后,立即将《孕产妇保健手册》交回原领取手册医院,医院接到手册后对孕产妇进行产后访视。访视次数:城市28天内至少访视3次,故选C。

  • [单选题]对诊断甲状腺癌有意义的是
  • 放射性核素扫描为冷结节


  • [单选题]男性,20岁。因阑尾炎穿孔行阑尾切除术已1周,体温仍在38~39℃,腹胀、腹痛、尿频,大便次数多。诊断首先考虑
  • 盆腔脓肿

  • 解析:1.该患者阑尾炎切除术后,仍发热,腹痛腹胀,可先考虑为盆腔脓肿,盆腔处于腹腔最低部位,腹腔内炎症渗出物或脓液易流入其间,而形成盆腔脓肿,且伴有尿频尿急,大便次数增加等症状。2.膈下脓肿:出现持续发烧,乏力,脓肿部位可有持续钝痛,疼痛常位于近中线的肋缘下或剑突下。3.肠间脓肿:表现驰张热,腹张,或不完全性肠梗阻,有时可扪及压痛之包块。4.阑尾残株炎:阑尾根部留得过长,术后再次发炎,仍表现为阑尾炎的症状。5.泌尿系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故正确答案是B。

  • [单选题]静脉给药主要应用于重、危症哮喘的药物是
  • 氨茶碱

  • 解析:1.沙丁胺醇(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为治疗急性哮喘发作的首选药物,首选雾化吸入给药。常用沙丁胺醇。2.氨茶碱静脉给药主要用于重症和危重症哮喘。3.异丙托溴铵多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于哮喘急性发作。4.静脉给予激素多用于重度哮喘发作时。故正确答案为B。

  • [单选题]男,40岁。右下肢畏寒、疼痛间断发作4年吸烟8余年。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查体:右下肢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治疗措施中错误的是
  • 链激酶溶栓治疗

  • 解析:结合该患者的病史及临床症状,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其诱发因素与吸烟、骤冷、外伤等有密切关系。本病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的处理包括:急救止血及手术治疗两个方面,故C项错误。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4z5jkr.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卫生管理(正高) 儿科护理(正高) 核医学技术(正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职业卫生(副高) 急救护理(副高)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临床专业知识 内科主治 药学(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