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小腿→大腿→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B
题目: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硬肿出现的顺序是
解析:皮肤硬肿即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按之似橡皮感,呈暗红色或青紫色。伴水肿者有指压凹陷,硬肿常呈对称性,其发生顺序依次为:小腿→大腿→臀部→面颊→上肢→全身,故选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苯丙酮尿症(PKU)是先天代谢异常疾病,延误治疗可导致严重智力低下,以下几种诊断方法中,哪一项是最合适的
血苯丙氨酸测定
解析:苯丙酮尿症是因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导致酶活性降低,苯丙氨酸及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导致疾病,故实验室检查:检测血中苯丙氨酸浓度是最准确的诊断方法。尿三氯化铁实验常用较大儿童的筛查。血酪氨酸浓度可降低,但用于诊断PKU无特异性。
[单选题]二尖瓣后叶关闭不全所产生的杂音可以传导至
胸骨左缘和心底部
[单选题]先天性巨结肠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小肠结肠炎
解析:先天性巨结肠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小肠结肠炎,可见于任何年龄尤其是新生儿期,患儿表现为高热、高度腹胀、呕吐、排出恶臭病带血的稀便。
[单选题]传播途径的全部过程包括三个步骤,即
病原体被机体排出→停留在外界环境中→侵入新的宿主机体
解析:传染病病人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每一种传染病传染期都比较固定,可作为隔离病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法定传染病分为三类35种。甲类包括鼠疫、霍乱,为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报告时间城镇不超过6小时,农村不超过12小时。乙类包括病毒性肝炎、细菌性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报告时间城镇不超过12小时,农村不超过24小时。丙类包括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棘球蚴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单选题]早产婴儿补充维生素D应
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U/d
解析: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U/日,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U/日,均补充至2岁。
[单选题]风湿性心脏病严重二尖瓣狭窄突发大咯血是由于
支气管静脉破裂
解析:二尖瓣狭窄时,左房压升高,肺静脉压升高,肺-支气管静脉侧枝,可造成支气管静脉破裂,出血大咯血。这种情况发生在病程的早期,肺循环阻力不高时。当肺循环阻力增高时,大咯血消失。本题答案为D。
[单选题]习惯性晚期流产最常见于
子宫颈内口松弛
解析:习惯性晚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是子宫颈内口松弛,可因先天性发育异常,也可因分娩、刮宫或子宫颈手术造成。另外,梅毒感染也可导致习惯性晚期流产,这种流产的胎儿都是死胎。故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21-三体综合征的确诊依据是
染色体核型分析
解析:21-三体综合征诊断依靠染色体检查。产前诊断方法为高危孕妇可做羊水细胞或绒毛膜细胞染色体检查。孕中期可做三联筛查:检测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FE3)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通贯手和特殊皮纹为典型症状,并非确诊依据。
[单选题]右心衰竭引起淤血的器官主要是
肝、脾及胃肠道
解析:右心衰竭由于右心室压力增高,以体循环淤血的表现为主,故淤血器官主要是肝、脾及胃肠道,故选C。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wmd57r.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