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克罗恩病

D

题目:男,50岁。腹泻2年。体检发现肛瘘,结肠镜示回盲部铺路石样改变,最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克罗恩病的结肠镜检查有特异性改变,表现为病变呈节段性分布,见纵行溃疡,溃疡周围黏膜正常,或增生呈铺路石样改变,多在回盲部。本题题干与克罗恩病的结肠镜表现相符,故选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一对农村夫妇抱着白喉病患儿来院求治,患儿因呼吸困难,医生决定马上做气管切开,但患儿父母不予表态。这时患儿呼吸困难,面部发绀,生命垂危。下列最能得到伦理辩护的做法是
  • 在家属同意但不签字的情况下,立即手术

  • 解析:A是明显不负责任,B是推卸责任,D、E是怕承担责任;C是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而医生甘愿承担风险,体现了高度负责的精神,故选C。

  • [单选题]人体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 三磷腺苷

  • 解析:人体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是三磷腺苷;1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最多可生成32分子ATP;1分子硬脂酸经过8次β-氧化,生成8分子FADH、8分子NADH及9分子乙酰COA;1分子FADH通过呼吸链氧化产生1.5分子ATP;1分子NADH氧化产生2.5分子ATP;1分子乙酰COA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产生10分子ATP。因此1分子硬脂酸彻底氧化共生成(8×1.5)+(8×2.5)+(9×10)=122个ATP,减去脂酸活化时消耗的2个高能磷酸键(相当于2个AIP),净生成120分子AIP。1分子丙氨酸脱去氨基可形成1分子丙酮酸,1分子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的过程产生2.5分子ATP,1分子乙酰COA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产生10分子ATP,因此1分子丙氨酸彻底氧化可产生2.5+10=12.5分子ATP。1分子磷酸肌醇彻底分解产生的能量应与1分子葡萄糖相近。

  • [单选题]在底物足量时,生理条件下决定酶促反应速度的是
  • 酶浓度

  • 解析: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包括:温度、酸碱度、酶浓度、底物浓度、抑制剂、激活剂。酶浓度:在底物足够、其他条件固定的条件下,反应系统中不含有抑制酶活性的物质及其他不利于酶发挥作用的因素时,酶促反应的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 [单选题]初孕妇,25岁,妊娠33周,BP150/90mmhg,尿蛋白0.5g/24h,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等症状,该患者属于
  • 轻度子痫前期

  • 解析:该题主要考察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分类,从血压,尿蛋白,和临床症状等方面分类,需要考生牢记。

  • [单选题]患者,女,48岁。乳腺发现肿块,较硬,而且与周围组织境界不清。取组织活检,镜下见瘤细胞大小不等,核大深染,形态不规则;瘤细胞质少,多呈索条状排列,少量呈腺样散在大量纤维组织内,后者有明显玻璃样变。此瘤可能诊断为
  • 乳腺硬癌

  • 解析:肿块,较硬与周围组织境界不清,瘤细胞大小不等,核大深染,呈索条状排列,少量呈腺样散在大量纤维组织内,后者有明显玻璃样变。此瘤可能诊断为乳腺硬癌。

  • [单选题]在多中心人体试验审查中,项目总负责人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后,项目参加单位的伦理委员会应当
  • 只审查本单位的可行性

  • 解析:在多中心人体试验审查中,项目总负责人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后,项目参加单位的伦理委员会应当只审查本单位的可行性。

  • [单选题]患者,女,22岁。右颈部肿大2个月,无发热。病理检查为大细胞性淋巴瘤,骨髓活检未见淋巴瘤细胞。应选择哪种治疗方案
  • 化疗+局部放疗

  • 解析:淋巴瘤的治疗原则是以化疗为主,化、放疗结合的综合治疗。

  • [单选题]小胃癌的定义是指癌灶直径小于
  • 1.0cm

  • 解析:微小胃癌和小胃癌:都属于特殊型早期胃癌。①微小胃癌,是指癌病灶最大直径<5.0mm的胃癌。胃黏膜活检时诊断为胃癌,但在切除之胃标本上却找不到癌组织的病例称为"一点癌",属于微小胃癌的范畴,但有其独特之处;②小胃癌,是指癌病灶最大直径在6-10mm内胃癌。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v7jwq7.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呼吸内科(正高) 环境卫生(副高) 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7) 超声波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8) 辽宁初级中药师 中西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全科)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影像) 医学影像专业知识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