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双侧盆腔淋巴结切除

D

题目:患者,女,65岁。绝经10年,不规则阴道流血2个月,身体状况尚好。妇科检查:子宫约孕10周大小,质软;分段诊刮病理报告:子宫内膜癌腺癌累及宫颈腺体。首选的手术方式为

解析:子宫内膜癌Ⅱ期为肿瘤侵犯宫颈间质,但无宫体外蔓延。患者宫颈被侵犯,符合"子宫内膜癌Ⅱ期"的诊断,Ⅱ期患者行改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同时行盆腹腔淋巴结切除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常见病态造血表现的是
  • 见到幼稚型巨核细胞

  • 解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所致的造血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增生,成熟和幼稚细胞有形态异常即病态造血。红系各阶段幼稚细胞常伴类巨幼样变,核质成熟失衡,红细胞体积大或呈卵圆形,有嗜碱点彩、核碎裂和Howell-Jolly小体。RAS能检出环形铁粒幼细胞。粒系在RAEB和RAEB-t均可见原始细胞比例高于正常,胞质内颗粒粗大或减少,核分叶过多或过少,出现Pelger-Huet畸形,部分可见Auer小体。巨核细胞数和质异常,多增多,检出小巨核细胞(MDS支持诊断指标之一)。血小板体积大,颗粒少。故只有E不对,故选E。

  • [单选题]下述产程时间哪项不正确
  • 第三产程不超过15分钟

  • 解析:分娩全过程是从规律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为止,简称总产程。临床上分为三个产程。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开全。初产妇需11~12小时,经产妇需6~8小时。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需1~2小时,经产妇一般数分钟到1小时。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需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初产妇第二产程>2小时,经产妇>1小时为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1小时而胎头下降无进展为第二产程停滞。总产程超过28小时为滞产。

  • [单选题]可分泌胃蛋白酶原的主要细胞是
  • 主细胞

  • 解析:可分泌胃蛋白酶原的主要细胞是主细胞。

  • [单选题]30岁,月经4~5/24~25天,习惯性流产3次,基础体温呈双相,高温相持续8~10天,应诊断为
  • 黄体功能不足

  • 解析:基础体温呈双相型,但是高温相小于11日,为黄体功能不足。

  • [单选题]选用外转胎位术纠正臀先露的最佳时期是
  • 妊娠32~34周

  • 解析:妊娠30周前臀先露多能自行转为头先露,不需处理。妊娠30周后仍为臀先露应予矫正。方法有:①胸膝卧位;②激光照射或艾灸至阴穴;③外转胎位术:用于上述矫正方法无效者,于妊娠32~34周行外转胎位术。故C正确。

  • [单选题]女,59岁。因高热、腹泻静脉点滴庆大霉素治疗,5天后出现恶心、呕吐、伴少尿。查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正常,尿比重1.010,蛋白(+),红细胞0~2/HP,白细胞3~5/HP。血肌酐320umol/L,尿素氮17mmol/L,尿钠100mmol/L。该患者肾衰最可能的原因是
  • 急性肾小管坏死

  • 解析:患者静脉滴注庆大霉素出现肾衰症状,考虑为药物引起的肾小管坏死所致。

  • [单选题]创伤后人体的代谢变化是
  • 蛋白分解增加、糖异生增加、脂肪分解增加

  • 解析:创伤后人体的代谢变化是蛋白分解增加、糖异生增加、脂肪分解增加。

  • [单选题]男,35岁。其妻在一场车祸中丧生,其后患者表现为依赖性增强,兴趣变得狭窄,以自我为中心。心理医生认为患者的表现属于应激反应。这类应激反应属于
  • 自我防御反应

  • 解析:自我防御反应指人们在面对挫折和焦虑时启动的自我保护机制,它主要通过对现实的歪曲来维持心理平衡。   【避错】由肾上腺素引起的反应有时被称为“战斗或逃跑”反应。行为退缩反应主要见于儿童时期。认知反应就是发生于传播活动过程之中或之后的积极思考过程或活动。情绪反应(emotional response)指某种情绪状态下所引起的机体内部与外部的变化。

  • [单选题]口服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的主要机制是
  • 抗孕激素作用

  • 解析:米非司酮是一种类固醇抗孕激素制剂,具有抗孕激素及抗糖皮质激素作用。故选B。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v7e9rk.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输血技术(正高) 结核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1) 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4) 住院医师规培(骨科) 住院医师规培(妇产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修复科) 住院医师规培(推拿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 LA物理师 初级护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