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左肺下叶切除术
E
题目:男,53岁。咳嗽、痰中带血2周。胸片及CT示左下肺团块影,未见纵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纤维支气管镜黏膜活检:鳞癌。首选治疗方案应该是
解析:根据题干,患者诊断为鳞癌,未见纵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一般采取手术治疗(左肺下叶切除术),治愈率很高,没有必要进行化疗、放疗,这些杀伤性的治疗会破坏病人的体质,使癌细胞有可乘之机。故答案为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女,40岁。关节疼痛2年,以近端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为重,近3个月来症状加重,晨僵>2小时,实验室检查:Hb110g/L,抗CCP抗体阳性,ANA抗体阴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类风湿关节炎
[单选题]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早期最常见的表现是
刺激性咳嗽
解析:该题为考查临床观察为主的记忆题,也考核应用诊断的能力。支气管肺癌多发生在支气管,来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产生刺激性咳嗽。所以,正确答案为A。其余备选答案说明肿瘤已经破溃出血,压迫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肿瘤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Horner综合征,肿瘤侵犯胸膜引起胸痛,属于晚期。
[单选题]导致川崎病患儿猝死的主要原因是
动脉瘤破裂
解析:川崎病心脏表现于病程第1~6周可出现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律失常,甚至心肌梗死等。发生冠状动脉瘤或狭窄者,可无临床表现,少数可有心肌梗死症状。冠状动脉损害多发生于病程第2~4周,但也可发生于疾病恢复期。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瘤皲裂可致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单选题]患者,女45岁。3小时前车祸致头部受伤,伤后立即昏迷,做CT后入院。查体:中度昏迷,右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左上、下肢肌张力增高,病理征(+),左顶枕可见一直径40cm大小的头皮下血肿,CT示右额颞部高密度新月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右额颞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脑疝
解析:根据有较重的头部外伤史,伤后即有意识障碍并逐渐加重,或出现中间清醒期,伴有颅压增高症状,多表明有急性或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CT扫描可以确诊,急性或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表现为脑表面新月形高密度、混杂密度或等高密度影,多伴有脑挫裂伤和脑受压。
[单选题]月经周期中控制排卵发生的关键因素是
黄体生成素高峰
解析:与排卵有关的激素―黄体生成素(LH); 引起排卵的激素―LH; 导致雌激素出现第二次高峰的直接原因LH。 不要想当然的认为排卵是由卵泡刺激素或称促卵泡素(FsH)引起
[单选题]极化液(GIK)治疗心肌梗死时,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
促进钾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内
解析: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摄取葡萄糖,可使血中钾离子、脂肪酸及氨基酸含量降低。缺血损伤的心肌纤维中的钾外逸,且能量不足,而极化液在提供糖、氯化钾的同时供给胰岛素,可使细胞外钾转回心肌细胞内,改善缺血心肌的代谢,促进葡萄糖进入心肌细胞内,抑制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释放,从而减少中性脂肪滴在缺血心肌中堆积。胰岛素并能显著增加心肌蛋白质的合成,所以极化液能使病态的心肌细胞恢复细胞膜的极化状态,对保护缺血损伤的心肌、改善窦房和房室传导,防止心律失常均有一定作用。故本题选D。
[单选题]男,46岁。发现镜下血尿伴蛋白尿2个月,查体:BP120/70mmHg,双下肢无水肿,尿沉渣镜检示红细胞25~30/高倍视野,尿蛋白定量0.8g/d,血肌酐75μmol/L,白蛋白41g/L。B超示双肾大小、形态正常。首先考虑的临床诊断为
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
[单选题]发生在肝生物转化第二阶段
葡糖醛酸结合反应
解析:肝的生物转化可分为两相反应。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第二相反应包括结合反应,葡糖醛酸结合是最重要、最普遍的结合反应,还有硫酸结合、乙酰基化、谷胱甘肽结合还有甘氨酸结合。故本题答案为A。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rg6kqp.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