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认知反应

E

题目:女,28岁。遇应激事件后,喜欢用钻牛角尖的方式来处理,这种反应属于

解析:应激的心理反应:①认识反应。轻度的应激状态有助于个体增强感知能力,活跃思维。但强烈的应激对认知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如感觉过敏或歪曲、思维或语言迟钝或混乱、自治力下降、自我评价降低等现象。在急性应激状态或某些神经症患者身上可以看到上述症状。②情绪反应。应激可导致焦虑、恐惧、愤怒和抑郁等多种不良情绪。而焦虑是心理应激时最常见的一种情绪反应,适度的焦虑可提高人的警觉水平,以适当的方式应对应激源,有利于个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但过度的焦虑能破坏个体的认知能力,使人难以作出符合理性的判断和决定。③行为反应。应激状态下个体的行为表现为或"战"或"逃"两种类型。"战"在人表现为接近应激源,分析现实,研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逃"则是远离应激源的防御行为。此外,还有一种既不"战"也不"逃"的行为,称为退缩性反应,表现为顺从、依附和讨好,与保存实力和安全需要有关,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④自我防御反应。指借助于自我防御机制,个体面对环境的挑战,对自己的应对效果做出新的解释,以减轻应激所引起的紧张和内心痛苦。认知评价指个体对应激事件所抱有的态度和信念。与个体的受教育背景、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密切相关。对同一类应激源的反应可因个体对其的认知、评价、体验和观念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能力和性格等人格心理特征因素,都可以不同程度影响个体在应激过程中的初级评价和次级评价。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乙类传染病
  • 黑热病

  • 解析:黑热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属于丙类传染病。

  • [单选题]不属于宫颈癌淋巴转移一级组的是
  • 腹主动脉旁

  • 解析:宫颈癌癌灶局部浸润后侵入淋巴管形成瘤栓,随淋巴液引流进入局部淋巴结,在淋巴管内扩散。淋巴转移一级组包括宫旁、宫颈旁、闭孔、髂内、髂外、髂总、骶前淋巴结;二级组包括腹股沟深浅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宫颈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为直接蔓延。故答案为C。

  • [单选题]男,40岁。既往健康。5天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发热、恶心、食欲减退伴尿黄,明显乏力。实验室检查:ALT740U/L,TBIL58Umol/L。该患者诊断应考虑为
  • 急性黄疸型肝炎

  • 解析:近期内出现的持续数天,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且血清胆红素>17.1μmol/L,或尿胆红素阳性,ALT显著增高,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可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故选B。

  • [单选题]关于婴儿溢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与胃幽门括约肌紧张有关

  • 解析:溢奶又称漾奶,是指给婴儿喂奶之后从口边溢出奶液,溢出的奶液距离嘴巴很近或只在嘴边,是婴儿出生后头几个月常见的现象。婴儿胃的位置是横躺着的,呈水平状态,胃容量很小,胃的肌肉薄弱,胃神经功能发育不成熟,胃贲门(紧接食管处)括约肌较松弛,关闭功能不健全;而胃幽门(紧接小肠处)括约肌较紧张,进入胃的食物不易通过。婴儿溢奶一般是由生理原因引起的,不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随着月龄增长,胃的位置逐渐变垂直,贲门括约肌肌力增强,溢奶次数就会逐渐减少,大约于出生后6-8个月时停止。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rg63n0.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精神病学(正高) 血液病学(副高) 普通外科学(副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8) 神经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0) 急诊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92) 住院医师规培(康复医学) 住院医师规培(外科) 临床医师定期考核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