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骨化性肌炎
E
题目:骨折的晚期并发症是
解析:骨折晚期并发症包括: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愈合障碍、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肌挛缩,故选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医疗机构限制处方权后,对仍连续几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进行的处罚是取消其处方权
2次
解析:医疗机构限制处方权后,对仍连续2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进行的处罚是取消其处方权。
[单选题]患者,女,发现二尖瓣狭窄20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0年,下肢水肿,腹胀,右上腹胀痛半年。1周前开始咳嗽,咳黄痰。需高枕卧位,颈静脉怒张,双肺底有少量湿啰音,肝肋下2指,质中,压痛。最恰当的诊断是
全心衰竭
解析:本例为二尖瓣狭窄,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的左心衰表现;又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浮肿的右心衰表现,故诊断为全心衰竭。左心衰以肺循环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为主要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①劳力性呼吸困难;②端坐呼吸;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④急性肺水肿。右心衰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①身体低垂部位水肿;②颈静脉征;③肝脏肿大;④心脏体征(右室扩大)等。右心衰合并左心衰形成全心衰。
[单选题]关于骨盆径线,下述哪项错误
坐骨结节间径<8cm,表示骨盆出口狭窄
解析:根据坐骨结节间径及坐骨结节间径与骨盆出口后矢状径之和数值不同,将骨盆出口狭窄分3级:Ⅰ级为临界性狭窄,坐骨结节间径7.5cm,坐骨结节间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0cm;Ⅱ级为相对性狭窄,坐骨结节间径6.0-7.0cm,坐骨结节间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2.0-14.0cm;Ⅲ级为绝对性狭窄,坐骨结节间径≤5.5cm,坐骨结节间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1.0cm。
[单选题]大面积烧伤患者,近日来常寒战、高热,呈间歇性,四肢厥冷,发绀,尿量明显减少,很快发生血压下降,休克。其原因可能是
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
解析:烧伤属于严重创伤,极易受到感染,现在出现感染性休克(冷休克)的症状和体征。考虑为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故选B。
[单选题]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
大气压与肺内压之差
解析:气体总是从气压高处向气压低处流动;所以气体进出肺,即要实现肺通气,必须在肺泡气与外界大气之间存在一定的压力差。可见,肺泡气与外界大气之间的压力差是实现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故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闭合性肋骨骨折的治疗要点是
止痛、防治并发症
解析:闭合性肋骨骨折重点是观察病情,防治进行性血胸、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单选题]患者,男,32岁,因无痛性进行性双颈部淋巴结肿大2周入院,既往体健。入院后行右颈部淋巴结活检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用含抗CD20单抗的化学方案治疗后明显好转。该患者最可能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类型是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解析:CD20是B细胞及其肿瘤的标记,用含抗CD20单抗的化学方案治疗后明显好转,说明此霍奇金淋巴瘤是B细胞来源的,上述答案中只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B细胞肿瘤,而外周T细胞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覃样肉芽肿和Stzary综合征均为T细胞肿瘤。故选E。
[单选题]双上肢正常,双下肢中枢性瘫痪的病变部位是
脊髓胸段
解析:双上肢正常,双下肢中枢性瘫痪的病变部位是脊髓胸段:双下肢周围性瘫痪的病变部位是马尾:四肢中枢性瘫痪的病变部位是脊髓高颈段。
[单选题]胃肠粘膜因炎症等病变致血浆,粘膜渗出所致的腹泻称为
渗出型腹泻
解析:1.动力性腹泻:由于肠蠕动过快,致使肠内食糜停留时间缩短,没有充分吸收所致的腹泻。常见于肠炎、胃肠功能紊乱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2.吸收不良性腹泻由于小肠粘膜的特殊病变,如绒毛或微绒毛的变形、萎缩等变化,使小肠粘膜的有效吸收面积和粘膜透过水和电解质减少所致。3.渗出性腹泻:是由炎症所引起的腹泻,肠粘膜炎症时渗出大量粘液、脓、血,而致腹泻。4.渗透性腹泻:由于肠腔内含有大量不被吸收的溶质(非电解质),肠腔内有效渗透压过高,阻碍肠壁对水和电解质的吸收所致。5. 分泌性腹泻是指因胃肠道分泌过多的水分与电解质而致的腹泻。故正确答案为C。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pj6lp3.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