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嘧啶三酮
B
题目:苯巴比妥的化学结构中含有
解析:此题考查苯巴比妥的化学结构特征。在巴比妥类药物结构中其母核均为2,4,6-嘧啶三酮。因此,本题应选答案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注射于真皮和肌内之间,注射剂量通常为1~2ml的注射途径是
皮下注射
解析:根据题干和选项直接分析,静脉注射注射于血管内,分为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前者用量小,一般为5~50ml,后者用量大,可至数千毫升;脊椎腔注射注射于脊椎腔,注射量在10ml以下;肌内注射注射量在5ml以下;皮下注射于真皮和肌内之间,注射剂量通常为1~2ml;皮内注射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一次注射量在0.2ml以下,故本题选D。
[多选题]下列关于维生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维生素使用剂量过大时,在体内不易吸收,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不宜将维生素作为"补药",以防中毒
均衡的膳食是维生素的最好来源
解析:本题考查维生素的用药监护。①应区分维生素的预防性与治疗性应用;②均衡的膳食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最好来源,已有充分平衡膳食的健康人群,额外补充维生素并无益处;③维生素和其他药品一样,同样遵循"量变到质变"和"具有双重性"的规律,剂量过大时在体内不易吸收,甚至有害,出现典型不良反应,所以不宜将维生素作为"补药",以防中毒。故答案选ACD。
[单选题]化学药品标签上有效期的标注格式,正确的是
有效期至××××年××月
解析:药品标签中的有效期应当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标注,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月、日各用两位数表示。
[单选题]以下所列医学指标中,可判断肾功能受损的指标是
血清尿素氮与血清肌酐升高
解析:血肌酐和尿素氮是人体蛋白质新陈代谢的产物。肾功能正常时,可将多余的肌酐、尿素氮排出体外,使肌酐、尿素氮在血液中保持着恒定浓度,当肾功能受损伤时,这些物质无法排出而在血内浓度升高,因而测定血肌酐、尿素氮可阻检查肾功能的损伤程度。 尿素氯正常值为3.2~7.1毫尔/升,血肌酐正常值为88.4~176.8毫摩尔/升。当尿素氮与血肌酐升高时,有效肾功能已有60%~70%受损。尿素氮与肌酐升高是肾脏功能不全的表现,可以见于多种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肿瘤等,单纯的尿素氮偏高还可能与饮食因素有关,多见于经常高蛋白饮食的患者,摄入蛋白质过多,可以导致尿素氮升高。
[单选题]肌内注射属于哪种类型注射剂( )。
注射液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注射剂的分类”。根据《中国药典》通则规定,注射剂可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与注射用浓溶液。(1)注射液:系指原料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无菌液体制剂。包括溶液型、乳状液型或混悬型等注射液。可用于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其中,供静脉滴注用的大容量注射液(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不小于100mL,生物制品一般不小于50mL)也称输液。中药注射剂一般不宜制成混悬型注射液。(2)注射用无菌粉末:系指原料药物或与适宜辅料制成的供临用前用无菌溶液配制成注射液的无菌粉末或无菌块状物。可用适宜的注射用溶剂配制后注射,也可用静脉输液配制后静脉滴注。(3)注射用浓溶液: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供临用前稀释后静脉滴注用的无菌浓溶液。生物制品一般不宜制成注射用浓溶液。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单选题]在人工作业的库房储存药品,按质量状态实行色标管理,准备出库销售应挂
绿色标牌
解析:准备出库销售的为合格药品应挂绿色标牌;退回的药品要确定质量是否有问题,因此属于待确定药品应挂黄色标牌;已经超过药品有效期的属于不合格药品应挂红色标牌。
[单选题]药物在脑内的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
脑内的药物能直接从脑内排出体外
解析:本题考查脑内分布。血液与脑组织之间存在屏障,脑组织对外来物质有选择地摄取的能力称为血脑屏障;其作用在于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具有稳定的化学环境。药物的亲脂性是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决定因素,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的转运,取决于在pH7.4时的分配系数大小,而分配系数又受解离度影响。脑内的药物不能直接从脑内排出体外,须先从中枢神经系统向血液排出,才能通过体循环排出至体外。药物从脑脊液向血液中排出,主要通过蛛网膜绒毛滤过方式进行。故本题答案应选D。
[单选题]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储存专用账册保存期限为
自药品有效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年
解析:我国规定,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定点生产企业、全国性批发企业和区域性批发企业应当设置储存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专库,严格执行专库储存管理规定;同时上述单位应当配备专人负责管理工作,并建立储存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专用账册,专用账册的保存期限应当自药品有效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在出入库时实行双人核查制度,入库双人验收,出库双人复核,做到账物相符;同时,必须做到出入库均采集药品电子监管码信息并上传数据。故本题最佳答案为D。
[多选题]关于薄层色谱法操作的一般方法,正确的有
薄层板使用前应在110落化30分钟
点样基线距底边2.0cm
样点间距离以不影响检出为宜,一般为1.0~2.0cm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薄层色谱法。点样时样品直径为2~4cm。将点好供试品的薄层板放入展开缸中,浸入展开剂的深度为薄层板底边0.5~1.0cm。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p8d1g.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