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哌替啶止痛

D

题目:患者,女,73岁。颅内动脉瘤破裂造成蛛网膜下隙出血。不恰当的治疗措施是

解析:患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隙出血,此时应慎用吗啡、哌替啶等可能影响呼吸功能的药物,故不采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男,45岁,进行性消瘦,贫血,乏力,右下腹扪及包块,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 升结肠癌

  • 解析:结肠癌的临床表现包括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症状、全身症状等。一般右侧结肠癌以全身症状、贫血、腹部肿块为主,左侧结肠癌以肠梗阻、便秘、腹泻、便血等症状为显著。患者进行性消瘦、贫血、乏力,右下腹扪及包块,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故排除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细菌性痢疾。包块位于右下腹,故排除降结肠癌。故选D。

  • [单选题]22岁男性,1年来性格变得固执任性,放弃工作而一心钻研数学、哲学,有时突然变得茫然,乱翻床铺,持续时间短暂,过后否认是自己弄的,认为是别人搞得这样,一次回家路上听到母亲在桥上哭,走到桥上又听到母亲在河里哭,于是跳进河里找,被救出,意识恢复后,感到奇怪。病人4岁和16岁时有癫痫发作史。脑电图见阵发性棘慢波,其诊断是
  •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 解析:病人4岁和16岁时有癫痫发作史,脑电图见阵发性棘慢波,再根据病情,可判断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 [单选题]母乳喂养的婴儿,其粪便中的主要细菌是
  • 乳酸杆菌

  • 解析:母乳乳糖含量多,可促进肠道乳酸杆菌生长,且母乳喂养小儿肠道pH低,利于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生长。

  • [单选题]男,25岁。发热3周,于8月20日来诊,体温大于39℃,病初皮肤出现少数皮疹,头痛,腰痛,眼眶痛。患者可能的病症是
  • 肾综合征出血热

  • 解析: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少尿期常与低血压休克期重叠而无明显界限。在低血压中、后期即可出现少尿。也有人从发热期直接进入少尿期。而表现发热、低血压和少尿期重叠,常为重型病例。①少尿期的出现及持续时间:一般在病程的第5~8病日,早者第3病日,晚者第10病日,持续2~5天。②少尿强度:24小时尿量<1000ml者为少尿倾向,<500ml者为少尿,<50ml者为无尿。有些病例少尿不明显,但存在氮质血症,称之为无少尿型肾衰竭。③少尿期的临床表现:由于肾衰竭,肾脏排泄功能障碍,体内大量代谢物及液体潴留,电解质平衡紊乱,出现氮质血症和(或)尿毒症、酸中毒、高血容量综合征,如厌食、恶心、腹胀,头晕、头痛,皮肤大片瘀斑,呼吸深快,心肌收缩无力,血压下降,高血容量时出现头胀痛,体循环充盈,脉洪大,血压上升,心率上升,红细胞、血红蛋白压积下降。

  • [单选题]下述疾病中最可能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肺脓肿的是
  • 皮肤疖肿

  • 解析:皮肤疖肿、疖痈最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避错】鼻窦炎、牙周脓肿最常见的细菌为厌氧菌。

  • [单选题]肾病综合征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
  • 24小时尿蛋白>3.5g,血浆白蛋白<30g/L

  • 解析: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3.5g/L)、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高脂血症为基本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中前两者为诊断的必备条件,选A。

  • [单选题]体内细胞色素C直接参与的反应是:
  • 生物氧化

  • 解析:细胞色素C来自三羧酸循环中产生的琥珀酸辅酶A,其肽链仅有104个氨基酸,细胞色素C是生物氧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电子传递体,在线粒体崤上与其它氧化酶排列成呼吸链,参与细胞呼吸过程。

  • [单选题]5-氟尿嘧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 消化道反应

  • 解析: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炎、胃炎、腹痛及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n89pg2.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精神病学(正高) 卫生毒理(正高) 病理学(副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消毒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5) 住院医师规培(康复医学) 住院医师规培(临床病理科) 医学临床三基(护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