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消化道穿孔

B

题目:病例摘要:男性,30岁,3年来间断性上腹痛,多在春秋发作。近10天又有上腹痛,晨起觉腹痛加重,腹肌强直。血压98/68mmHg,心率108次/分,腹部触诊不满意。HBsAg(+)。

解析: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依据1.腹痛,突然发生剧烈腹痛是胃穿孔的最初最经常和最重要的症状。疼痛最初开始于上腹部或穿孔的部位,常呈刀割或烧灼样痛,一般为持续性,但也有阵发生性加重。疼痛很快扩散至全腹部,可扩散到肩部呈刺痛或酸痛感觉。2.休克症状,穿孔初期,患者常有一定程度休克症状,病情发展至细菌性腹膜炎和肠麻痹,病人可再次出现中毒性休克现象。3.恶心、呕吐,约有半数病人有恶心、呕吐,并不剧烈,肠麻痹时呕吐加重,同时有腹胀,便秘等症状。4.其他症状,消化道穿孔 发烧、脉快、白细胞增加等现象,但一般都在穿孔后数小时出现。检查:1.体格检查:腹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腹膜炎症状,肝浊音区缩小或消失。2.腹腔穿刺抽出脓性液体,诊断结果较为明确。3.X线,B超,CT检查,确诊疾病。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高位溃疡多见于老年人,其主要理由是 ( )
  • 胃底腺区逐渐缩小

  • 解析:位于胃底、胃体的胃底腺区又称为泌酸腺区,分泌胃酸、胃蛋白酶。胃窦部粘膜是由粘液细胞组成的幽门腺,称为幽门腺区。泌酸腺区和幽门腺区,通常以角切迹为界,两者之间有宽约2厘米的“界带”,胃渍疡多位于幽门腺区离“界带”1.5厘米之内的区域。因这个部位紧邻分泌酸和胃蛋白酶处,此处胃酸和酶浓度较高,比起其它部位更易长期受到更多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而发生粘膜损害,形成溃疡。随年龄的增长,胃底腺区逐渐缩小,“界带”位置逐渐上移,故老年人溃疡多见高位溃疡。

  • [单选题]浮髌试验主要是检查
  • 膝关节腔积液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ljjjm.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外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正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7)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9)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9) 护理学主管护师(代码:368) 药学(师)(代码:201) 住院医师规培(精神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