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肺炎

B

题目: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最易并发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原发性肝癌主要的转移途径为
  • 门静脉系统

  • 解析:原发性肝癌的转移途径有:①血行转移,最多见于肺,其次为骨、脑等;②淋巴转移;③直接蔓延;④腹腔种植性转移。其中,以门脉系统血行转移最常见。

  • [单选题]小儿时期结核病病死率最高的是
  • 结核性脑膜炎

  • 解析:小儿时期结核病病死率最高的是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病中最严重的肺外结核病型,也是小儿结核病致死的主要原因。常在初染结核1年内发生,尤其在初染结核3~6个月内发病最高。故答案为C。

  • [单选题]惊厥持续状态是指惊厥持续超过
  • 30分钟

  • 解析:惊厥持续状态是指发作超过30分钟或2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恢复者。

  • [单选题]患者输血后出现巩膜黄染,酱油色尿。可能的情况是
  • 溶血反应第二阶段

  • 解析:急性肠套叠多见于小儿:多有腹痛,呕吐,便血,肿块及全身情况的改变。(1)腹痛:为肠套叠的首发症状,占就诊主诉的90%~100%(2)呕吐:肠系膜受到牵拉引起的反射性呕吐,为婴儿肠套叠的早期症状之一。(3)便血:套入部肠壁血循环障碍,肠腔内渗出血液与肠黏膜分泌液混合可出现便血,便血常于腹痛后4~12h发生,起初混有黄色便,很快即排出暗红色果酱样便,(4)腹块:病初腹痛暂停期一般能顺利进行腹部检查,扪及肠套叠所形成的肿块,检查自右下腹开始,依次摸右季肋部,上腹中部及左腹部,因婴幼儿肠套叠以回盲型居多,肿块的部位多沿结肠框分布,5)全身情况:随肠套叠的病情进展可出现精神萎靡,表情冷漠,呈重病容,48h后出现肠坏死者可产生腹膜炎体征,全身情况更趋恶化,常有高热,严重水电解质失衡,明显中毒症状与休克等表现。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考虑为肠套叠。

  • [单选题]急性淋巴管炎患者首选的抗生素是
  • 青霉素


  • [单选题]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 晨僵


  • [单选题]患儿,7岁。活动后气促5年余。1岁半开始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口唇及指(趾)端发绀,喜欢下蹲位,可见杵状指。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
  • 法洛四联症

  • 解析:法洛四联症患儿临床表现(1)发绀多在生后3~6个月出现,也有少数到儿童或成人期才出现。发绀在运动和哭闹时加重,平静时减轻。(2)呼吸困难和缺氧性发作多在生后6个月开始出现,由于组织缺氧,活动耐力较差,动则呼吸急促,严重者可出现缺氧性发作、意识丧失或抽搐。(3)蹲踞为法洛四联症病儿临床上一种特征性姿态。蹲踞可缓解呼吸困难和发绀。患儿生长发育迟缓,常有杵状指、趾,多在发绀出现数月或数年后发生。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听到粗糙的喷射样收缩期杂音,常伴收缩期细震颤。极严重的右心室流出道梗阻或肺动脉闭锁病例可无心脏杂音。在胸前部或背部有连续性杂音时,说明有丰富的侧支血管存在,肺动脉瓣第二心音明显减弱或消失。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jqern.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推拿学(正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 急诊医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结核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1) 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8)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6)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外科) 临床营养(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