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B

题目:人类生态环境的危机主要表现

解析:人类生态环境的危机主要表现1.自然环境污染(1)大气污染。(2)水污染。(3)噪声污染。(4)放射性污染。(5)食品污染。6)医院污染2.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1)森林草原资源的破坏。(2)水土流失,土壤沙化。(3)水资源的破坏。(4)矿藏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海洋环境污染。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临终关怀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有利于安乐死立法

  • 解析:临终关怀是一项符合人类利益的崇高事业。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①临终关怀符合人类追求高生命质量的客观要求。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生命的生存质量和死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每一个人都希望生的顺利,死的安详,临终关怀正是为了让患者尊严、舒适地到达人生彼岸而开展的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它是社会文明的标志。③临终关怀体现了医护职业道德。崇高医护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患者的价值,包括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临终关怀则通过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用科学的心理关怀方法、高超精湛的临床护理手段,以及姑息、支持疗法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减轻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平静地走完生命的最后阶段。

  • [单选题]女,60岁。高血压病史15年。测得CVP正常,血压低,而不能肯定的是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应进行下列哪项处理
  • 补液试验

  • 解析:根据速记口诀“低低高高正、低正低正低、充当强舒补”。CVP正常,处理方法为补液实验。

  • [单选题]肝颈静脉回流征不出现于下列哪种疾病
  • 肺心病

  • 解析:本题要注意与颈静脉怒张的区别。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提示肝脏淤血,是右心功能不全的重要征象之一,亦可见于渗出性或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或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肺心病主要发病机制为肺动脉高压,不引起肝淤血。

  • [单选题]主要作用于M期的抗癌药
  • 长春新碱

  • 解析:A.氟尿嘧啶:在体内先转变为5-氟-2-脱氧尿嘧啶核苷酸,后者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断脱氧尿嘧啶核苷酸转变为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从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此外,还能掺入RNA,通过阻止尿嘧啶和乳清酸掺人RNA而达到抑制RNA合成的作用。B.长春新碱:作用方式与浓度有关。低浓度时,与微管蛋白的低亲和点结合,由于空间阻隔等因素,抑制微管聚合。高浓度时,与微管蛋白上高亲和点结合,使微管聚集,形成类结晶。C.环磷酰胺:在体外无抗肿瘤活性,进入体内后先在肝脏中经微粒体功能氧化酶转化成醛磷酰胺,而醛酰胺不稳定,在肿瘤细胞内分解成酰胺氮芥及丙烯醛,酰胺氮芥对肿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环磷酰胺是双功能烷化剂及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可干扰DNA及RNA功能,尤以对前者的影响更大,它与DNA发生交叉联结,抑制DNA合成,对S期作用最明显。D.强的松龙: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弥散作用进入靶细胞,与其受体相结合,形成类固醇-受体复合物,然后被激活的类固醇-受体复合物作为基因转录的激活因子,以二聚体的形式与DNA上的特异性的顺序(称为“激素应答原件”)相结合,发挥其调控基因转录的作用,增加mRNA的生成,以后者作为模板合成相应的蛋白质(绝大多数是酶蛋白),后者在靶细胞内实现类固醇激素的生理和药理效应。(1)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激素抑制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集聚,并抑制吞噬作用、溶酶体酶的释放以及炎症化学中介物的合成和释放。上述作用的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的有关因素为阻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作用,使发炎部位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减弱,白细胞附着在微血管内皮也减弱,从而抑制白细胞的移动和水肿的形成。由花生四烯酸衍生而来的炎症的中介物如前列腺素、血栓素、白三烯的合成受到抑制,这是由于激素可增加脂调素(lipomodulin)的合成,后者可抑制磷脂酶A2所介导的花生四烯酸由细胞膜上的释放。抗炎作用还和激素的免疫作用有关。⑵免疫抑制作用:包括防止或抑制细胞中介的免疫反应,延迟性的过敏反应,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的数目。E.柔红霉素:为第一代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其作用机制酷似阿霉素。作为一种周期非特异性化疗药,柔红霉素的抗瘤谱远较阿霉素为窄,对实体瘤疗效大不如阿霉素和表阿霉素。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j17771.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推拿学(正高) 环境卫生(正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 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代码:350)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护理学主管护师(代码:368) 妇产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1) 微生物检验技术(士)(代码:110) 住院医师规培(精神科) 麻醉学专业知识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