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腹主-双髂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
A
题目:患者男,66岁,退休工人,双下肢间歇性跛行5年,伴凉、麻不适1年、静息痛1个月。既往有长期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查体:双下肢皮肤温度低,肤色略苍白,体毛稀疏脱落,趾甲增厚,双股、腘、胫前、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肢体抬高试验(Burger试验)阳性。
解析:手术指征包括:重度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或坏疽,检查见双侧髂动脉闭塞,远端流出道良好,可行腹主-双髂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男性,53岁。上腹部隐痛不适1年,近2个月来加剧;入院查体腹平坦,上腹有轻压痛,未触及肿物,大便潜血试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显示胃窦部小弯侧黏膜纹理紊乱,胃壁僵硬,未见明显充盈缺损。该患者首先应考虑
胃癌
解析:胃窦部小弯侧黏膜纹理紊乱,胃壁僵硬,首先考虑胃癌,其自感症状和查体亦支持诊断,答案选择C。
[多选题]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大小肠普遍胀气
溢出样呕吐
全腹胀
解析:麻痹性肠梗阻的突出表现为全腹的明显腹胀,且常伴有呕吐胃内容物,呕吐物中无粪味。病人不能坐起,感觉呼吸困难。因体液大量丢失,感极度口渴、尿量减少。体检:腹部膨隆,腹式呼吸消失,见不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腹部压痛多不显著;叩诊呈均匀鼓音,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听诊时肠鸣音明显减弱或完全消失。病人一般情况常较严重,但无特殊的痛苦。依据上述,本题答案选择CDE。
[单选题]有关特发性门脉高压症,以下哪种说法不恰当
肝细胞再生形成假小叶压迫肝窦所致
[单选题]男性,71岁。有胆结石3年,突发上腹部疼痛24小时。体检:神志淡漠,呼吸30次/分,脉搏116次/分,血压12/8kPa,腹胀,两侧腹部皮下淤血,全腹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血清淀粉酶351.23μmol/L(1024苏氏单位)。诊断为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决定行手术治疗。手术中,下列哪项措施是不恰当的
尽量切除病变的坏死组织
解析:充分切开胰腺包膜,清除胰腺及胰周坏死组织,腹腔内放置多根引流物,手术中的尽量切除病变的坏死组织是不恰当的。
[单选题]患者女性,65岁。因突发恶心,呕鲜血300ml伴柏油样便入院。肝炎史8年,B超显示:肝硬化,体检脾肋下2指,肝肋下未扪及,补液止血治疗同时用三腔管压迫,下列哪项正确
做好病人思想工作,边吞咽边插入三腔管
解析:三腔管操作步骤1:洗手,戴口罩、帽子。2:认真检查三腔二囊管气囊有无松脱、漏气,充气后膨胀是否均匀,通向食管囊、胃囊和胃腔的管道是否通畅。找到管壁上45、60、65cm三处的标记及三腔通道的外口。3:对躁动不安或不合作病人,可肌肉注射安定5~10mg。清除鼻腔内的结痂及分泌物。4:抽尽双囊内气体,将三腔管之前端及气囊表面涂以液体石蜡。将三腔管从病人鼻腔送入,达咽部时嘱病人吞咽,使三腔管顺利送入至65cm标记处,如能由胃管腔抽出胃内容物,表示管端已至幽门。5:用注射器先向胃气囊注入空气250~300ml(囊内压5.33 ~6.67kPa即40~50mmHg),使胃气囊充气,用血管钳将此管腔钳住,然后将三腔管向外牵拉,感觉有中等度弹性阻力时,表示胃气囊已压于胃底部。再以0.5kg重砂袋通过滑车持续牵引三腔管,以达到充分压迫之目的。6:经观察仍未能压迫止血者,再向食管囊内注入空气100~200 ml(囊内压4~5.33kPa即30~40 mmHg),然后钳住此管腔,以直接压迫食管下段的曲张静脉。7:定时由胃管内抽吸胃内容物,以观察有否继续出血,并可自胃管进行鼻饲和有关治疗。8:每2~3小时检查气囊内压力一次,如压力不足应及时注气增压。每8~12小时食管囊放气并放松牵引一次,同时将三腔管再稍深入,使胃囊与胃底粘膜分离,放气前先口服液体石蜡15~20 ml,以防胃底粘膜与气囊粘连或坏死。30分钟后再使气囊充气加压。9:出血停止24小时后,取下牵引砂袋并将食管气囊和胃气囊放气,继续留置于胃内观察24小时,如未再出血,可嘱病人口服液体石蜡15~20 ml,然后抽尽双囊气体,缓缓将三腔管拔出。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g0ljl.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