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柯萨奇病毒
C
题目:男婴,9个月。发热3天,烦躁、流涎1天。查体:一般状态可,前囟平坦,咽部充血,咽峡及软腭部可见直径2~3mm的疱疹及溃疡,颈部无抵抗,心、肺听诊正常。其病原体最可能为
解析:患儿,9个月,根据症状及体征,考虑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该病致病菌多为柯萨奇病毒。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女,4岁。低热、乏力、盗汗伴腹泻、腹痛3个月。体格检查:右下腹有压痛和轻反跳痛,X线钡餐检查发现回盲部有跳跃征。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肠结核
解析:肠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患者右下腹或脐周隐痛及钝痛,多在进食后诱发,伴不全性肠梗阻者,腹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 .大便习惯改变,腹泻,粪便呈糊状,可含黏液,不伴里急后重,便血少见,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X线检查见黏膜增粗、紊乱或破坏,病变部位钡剂跳跃征,或肠壁增厚、结节、变形,所以选A。
[单选题]女,20岁:腹泻、呕吐伴轻度腹痛1天,6月下旬来诊,共腹泻6次,开始为黄稀便,继之水样便。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无发热。粪便动力试验(+),碱性蛋白胨水培养有细菌生长。最可能的诊断是
霍乱
解析:腹泻、呕吐、无发热、水样便,粪便动力试验阳性说明在显微镜下可见穿梭状运动的弧菌,霍乱患者粪便细菌培养用1%碱性蛋白胨,由此诊断霍乱。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男,52岁。头颈部、双上肢浅Ⅱ度烧伤。伤后第3天出现黑便,量约700ml。查体:P107次/分,BP85/60mmHg。最可能的原因是
应激性溃疡出血
解析:患者于烧伤后出现黑便、P107次/分、BP85/60mmHg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最可能的原因为烧伤后胃肠道出现应激性反应,形成应激性溃疡,导致出血,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单选题]结核菌素试验72小时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结直径20mm并出现水疱、坏死。判断结果是
“++++”
解析:PPD则为由结核菌菌体制取的纯蛋白衍生物,无非特异性反应,其结果判断硬结直径不足5mm为阴性;5~9mm为“+”,10~19mm为“++”,20mm以上为“+++”,除硬结外,还可见水疱及局部坏死者为“++++”。故选E。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影响术后伤口的愈合
留置引流
解析:术中过多使用电灼止血,可能引起脂肪组织液化坏死,伤口感染。伤口张力过大,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止血不充分可能形成血肿。伤口边缘内翻,对合不整齐。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伤口愈合。适当放置引流,及时拔除引流管,可减少渗液及伤口感染的机会,并不影响伤口愈合的时间。
[单选题]Oppenheim征的阳性表现是
拇趾背伸,余趾扇形展开
解析:奥本海姆征(Oppenheim’ssign)又名推胫试验。病人仰卧,两下肢伸直,检查者以拇指和食指把握病人的胫骨前缘上端,然后沿胫骨前缘用力向下推进至踝部,若出现拇趾背伸,其他各趾呈扇形散开,即为奥本海姆征阳性。
[单选题]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是
腹部包块
解析:肾母细胞瘤又称肾胚胎瘤或Wilms瘤,是小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80%以上在5岁以前发病,偶见于成人与新生儿。腹部肿块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症状,绝大多数是在给小孩洗澡或更衣时被发现。
[单选题]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体是
呼吸道合胞病毒
解析: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体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单选题]男,40岁。肝区疼痛3个月,无发热。右肋下触及肝脏,质硬,表面有直径5cm结节,无触痛。既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年。为确认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穿刺活检
解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年,表面有直径5cm结节可以做穿刺活检。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对诊断原发性肝癌有相对的专一性。可排除其他选项。病理是金标准,所以本题选择穿刺活检。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9w16jn.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