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前列腺切除术
D
题目:患者,男,65岁,进行性排尿困难,前列腺明显增大,质地正常,残余尿150ml,内脏功能正常。最好的治疗方法是
解析:急性尿潴留的治疗原则是解除病因、恢复排尿。该患者前列腺增大是尿潴留的病因,因此要解除病因,需要做前列腺切除术,也就是最好的治疗方法。故选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股神经损伤
伸膝障碍
解析:考核周围神经损伤特征性改变。
[单选题]药物流产时首先服用的药物是
米非司酮
解析:以上两道题均为以记忆为主的考试题。药物流产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先服用米非司酮,一般分顿服和分次服用法。第3日顿服米索前列醇。答案为D。
[单选题]不属于钩端螺旋体病后发症的是
肾损害
解析:后发症:少数患者在热退之后一段时间,由于迟发性变态反应,出现后发症。
[单选题]女孩儿3岁。因发现双下肢畸形来诊。查体:T36.5℃,P100次/分。轻度肋缘外翻,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腹软,无压痛。双下肢呈O型。可见手足镯,骨骼X线检查示佝偻病活期表现。实验室检查:血钙正常,血磷低,尿磷增加,血碱性磷酸酶增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解析:三岁患儿双下肢O形、手足镯、X线示佝偻病、血碱性磷酸酶增高考虑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避错】①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严重的佝偻病体征,低钙血症、低磷血症,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Ⅰ型患儿可有高氨基酸尿症;Ⅱ型患儿的一个重要特征为脱发。②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多为性连锁遗传,为肾小管重吸收磷及肠道吸收磷的原发性缺陷所致,佝偻病的症状多发生于1岁以后,因而2~3岁后仍有活动性佝偻病表现,血钙多正常,血磷明显降低,尿磷增加。③肾小管性酸中毒主要表现为低血钾和佝偻病,并可出现肾钙化或肾结石。④肾性佝偻病由先天性肾发育不全、慢性肾炎等致肾功能减退,引起骨骼畸形。血钙虽低,但很少引起手足搐搦。
[单选题]肝肾功能障碍的贫血病人可输入
洗涤红细胞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6lwnpv.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