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25μg

E

题目:男,55岁。乏力、怕冷、便秘伴声音嘶哑2年,体重增加10kg,经检查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拟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最适宜的起始剂量为

解析:左甲状腺素为常规替代治疗的首选药物 。起始剂量为25~50μg,选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男,73岁,因脑梗死住院治疗1个月,病情基本稳定。3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红色胶冻状黏痰。查体:T38.7℃,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右上肺叩诊浊音,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少量湿啰音。胸部X线片示右上肺大片状阴影,其中可见多个空洞。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 解析: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症状:患者起病突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脓痰,砖红色胶冻痰具有特征性,部分病人有消化道症状,部分病人见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征急性病容、呼吸困难、发绀,少数病人可发生黄疸、休克。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患者症状符合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C对)。真菌性肺炎一般痰为无色胶冻样,偶带血(A错)。肺炎链球菌肺炎,痰呈铁锈色血痰(B错)。干酪性肺炎是浸润型肺结核有盗汗、虚脱等严重的结合中毒症状,咳浓痰并咳出干酪样物质(D错)。厌氧菌肺炎黄脓性恶臭痰,咯血(E错)。

  • [单选题]与7次跨膜结构受体偶联的蛋白质是
  • 异源三聚体结构的G蛋白

  • 解析:7次跨膜结构受体即七跨膜受体,它是由一条肽链组成的糖蛋白,完整的肽链中有7次跨膜α-螺旋区段,在膜外侧结合配体、使受体变构后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此受体的胞内侧的第2和第3个环状结构能与膜蛋白G蛋白相结合,所以这种受体又称为G蛋白偶联受体。此G蛋白为异源三聚体G蛋白(由α、β、γ三个亚基组成)。   蛋白激酶A(PKA)在AC-cAMP-PKA信息转导通路中是第二信使cAMP的靶分子,其可催化效应蛋白质(或酶)发生磷酸化修饰,将信号传至效应分子产生生物学效应。小G蛋白是一类低分子量单体G蛋白,它们在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亦具有开关作用。Ras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小G蛋白。酪氨酸蛋白激酶(TPK)能与单跨膜受体偶联,即酶偶联受体,是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中第一个被激活的蛋白激酶。

  • [单选题]有权对外国驻华领事馆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机构是
  •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故本题选A。

  • [单选题]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途径的共同代谢物是
  • G-6-P

  • 解析: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途径均有6-磷酸葡萄糖参与,其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及分解各代谢途径交汇点。

  • [单选题]男,50岁。胸部不适2个月,无咳嗽、发热。胸部CT示右前上纵隔肿物,直径约3cm,边缘光滑,上极清晰。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胸腺瘤

  • 解析:胸部CT示右前上纵隔肿物。前上纵隔最常见肿瘤为胸腺肿瘤。   【避错】胸骨后甲状腺肿位于前纵隔,与颈部甲状腺有直接联系,又称继发性胸骨后甲状腺肿。该题题干提示上极清晰,可排除B选项。

  • [单选题]动脉导管未闭的杂音是
  • 连续性杂音

  • 解析:动脉导管未闭体检时,典型的体征是胸骨左缘第2肋间听到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有震颤,有助于诊断。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血进入肺动脉导致肺动脉血氧含量升高。本题答案为D项。

  • [单选题]诊断低位肠梗阻最可靠的证据是
  • 腹部平片示小肠多个阶梯状气液平

  • 解析: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低位小肠梗阻,扩张的肠袢在腹中部,呈"阶梯状"排列.结肠梗阻时扩大的肠袢分布在腹部周围,可见结肠袋,胀气的结肠阴影在梗阻部位突然中断,盲肠胀气最显著。

  • [单选题]有关蛋白质a螺旋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稳定a螺旋结构的是离子键

  • 解析:稳定蛋白质α螺旋结构的是氢键,为非离子键 。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5v3r3m.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骨伤科学(正高) 中医护理(正高) 呼吸内科(副高) 消化内科学(副高) 卫生管理(副高) 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4) 住院医师规培(泌尿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内科) 公共基础知识 中西医结合执业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