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E

题目: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原则不包括

解析:血型相配、免疫耐受诱导、使用免疫抑制药物、选择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配型相配的供者是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原则,故选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有关药物经肾脏排泄叙述正确的是
  • 药物经肾小管的分泌是主动转运过程

    肾小管对药物的再吸收属于简单扩散过程

    影响肾小管再吸收的主要因素为尿量和尿液pH

  • 解析:药物经肾脏排泄过程为:(1)肾小球滤过:大多数药物都属于小分子物质,它们经血流到达肾脏后,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有的药物与蛋白结合,则不能经肾小球滤过。(2)肾小管排泌指的是肾小管能将化学物质(包括某些药类),由血流转运入肾小管腔,是一种主动转运过程。在近端小管,存在着两种转运机制:①转运有机阴离子(某些弱有机酸);②转运阳离子(某些弱有机碱)。如两种药物合用,通过同一转运机制从肾小管排泄,则它们在转运系统上发生竞争,从而干扰药物的排泄。如青霉素,主要以原形从肾脏排泄,其中90%通过肾小管排泌,仅10%由肾小球滤过,丙磺舒参与此种主动排泌机制,与载体形成较稳定的复合物,阻碍了青霉素的排泌,使青霉素血药浓度提高,有效浓度维持时间延长,治疗效果提高。(3)肾小管重吸收:正常情况下,原尿中的盐和水有60%~80%在近端曲管被重吸收,使该处原尿中的药物浓度比血浆中高出2.5~5倍,因而形成一种由肾小管向血浆被动扩散重吸收的驱动力量。脂溶性高者,易透过生物膜,易通过简单的扩散方式由肾小管重吸收,而血浆中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延长。脂溶性低者,则难以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排泄增加,血浆中药浓度维持时间缩短。在肾小管中,药物以两种形式存在,解离型脂溶性低,非解离型脂溶性高。药物的解离度取决于所处环境的pH值,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的解离度小,脂溶性较高,易于被动扩散重吸收,排泄慢,维持作用时间长。药物从肾脏排泄的过程相当复杂,许多因素影响药物的肾脏排泄率。药物分子量大小,决定它通过细胞膜孔的能力;药物极性高低和解离常数大小以及内环境pH值等因素,决定药物扩散、通过膜的能力和数量;肾血流量及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大小,影响它的肾小球滤过数量和清除速度。尿流速度的快慢,将对药物在肾小管的被动扩散过程产生影响。

  • [单选题]湿邪致病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是( )
  • 湿性黏滞,不易祛除,病程缠绵,病难速愈


  • [多选题]克拉维酸可以对下列哪些抗菌药物起到增效的作用
  • 阿莫西林

    头孢羟氨苄

  • 解析:克拉维酸等属于不可逆性竞争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酶牢固结合后使酶失活,因而作用强,不仅作用于金葡菌的β-内酰胺酶,还对革兰阴性杆菌的β-内酰胺酶也有作用。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合用极大地提高了抗菌活性,可使其最低抑菌浓度(MIC)明显下降,药物可增效几倍至十几倍,使耐药菌株恢复其敏感性。

  • [单选题]炙甘草汤中,治疗心悸、脉结代之君药是( )
  • 炙甘草


  • [单选题]以下属于主动靶向给药系统的是
  • 药物-单克隆抗体结合物

  • 解析: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system(TDS)是指供助载体、配体或抗体将药物通过局部、胃肠道或全身血液循环给药而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载体类型有:脂质体、乳剂、微球、微囊、纳米粒、单克隆抗体偶联物(偶联物)等。主动靶向如药物-单克隆抗体结合物是通过改变微粒在体内的自然分布而达特定靶部位,也就是避免巨噬细胞摄取和防止在肝细胞内浓集,被动靶向是其他载体通过正常生理过程被运送至肝脾肾等器官。

  • [多选题]光谱法不能作为治疗药物监测(TDM)的主要检测方法是因为
  • 专属性差

    不具有分离能力

    样本用量大、需要预处理

    不易消除结构相似物质的干扰

  • 解析:光谱法不能作为治疗药物监测(TDM)的主要检测方法是因为操作繁琐,灵敏度低,专一性差,不易消除结构相似物质的干扰。故选择ACDE。

  • [单选题]主要抑制核酸及蛋白质合成的免疫抑制药为
  • 硫唑嘌呤

  • 解析:硫唑嘌呤是通过抑制核酸及蛋白质合成来达到预期效果的

  • [单选题]按照《处方管理办法》急诊处方应为
  • 淡黄色

  • 解析:处方由各医疗机构按规定的格式统一印制。麻醉精神药品处方淡红色;急诊处方淡黄色;儿科处方淡绿色;普通处方白色。以上处方均在处方右上角以文字注明是何种处方。

  • [单选题]"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实施降低颅内压静脉给药不宜用
  • 氯化钠注射液

  • 解析:降低颅内压应该静脉给予高渗药物,氯化钠注射液等渗,小适宜。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5jmj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正高) 护理学(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4)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8)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核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5) 职业卫生主治医师(代码:363) LA物理师 主任/副主任护师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