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成像(ERCP)+取石术
C
题目:
患者女性,65岁。因“间断上腹部隐痛不适1个月,加重伴全身皮肤黄染5天”就诊。无发热、咳嗽。既往史: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5年,口服“恩替卡韦”治疗并定期医院复查。查体:心率86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35/85mmHg,全身皮肤黄染。腹平软,上腹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墨菲征可疑。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部B超检查提示:肝光点增粗,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下段可见强回声团。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ALT)147U/L,总胆红素(TBil)358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213μmol/L,白蛋白(ALB)39g/L,碱性磷酸酶(ALP)475U/L,凝血酶原活动度64%,淀粉酶315U/L。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恶性胸腔积液行胸膜固定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胸膜固定术的常见不良反应是胸痛和发热
滑石粉作为硬化剂时少数患者可发生ARDS
解析:恶性胸腔积液多为恶性肿瘤进展所致,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患者喘憋症状明显,临床上多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但胸腔积液穿刺后生长迅速持续存在,反复抽液可使蛋白质丢失过多,效果不佳,患者异常痛苦,甚至造成气胸等并发症。经胸腔镜喷洒滑石粉胸膜固定术被认为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胸膜固定术的常见不良反应是胸痛和发热。滑石粉作为硬化剂时少数患者可发生ARDS。
[多选题]慢性肺心病早期可见有下列体征
剑突下收缩期心脏搏动
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
肺气肿
解析:慢性肺心病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本期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活动后感心悸、气短、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体检有明显肺气肿体征,由于胸膜腔内压升高,阻碍腔静脉回流,可见颈静脉充盈,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语音震颤减弱,呼吸音减低,呼气延长,肺底听到哮鸣音及湿音,心浊音界缩小,心音遥远,肝浊音界下降,肝大伴压痛,肝颈静脉反流阳性,水肿和腹腔积液等,常见下肢水肿,午后明显,次晨消失。肺动脉瓣区可有第二心音亢进,提示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示心脏搏动,提示有右心室肥大。膈下降,使肝上界及下缘明显地下移,应与右心衰竭的肝淤血征相鉴别。肺功能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不是体征。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与不寐的发病有关的是( )
肝郁
心脾亏虚
胆怯
痰热内盛
[多选题]药物所致肺疾病的主要病损有
肺间质浸润
肺水肿
肺动脉高压
淀粉样病变
解析:药物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它又可因其毒副作用导致机体各脏器的损害。虽然早在1880年William Osler就观察到过量的吗啡可导致急性肺水肿,但直到1972年Rosenow才对20种与肺损伤肯定有关的药物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此后有关药物与肺部疾病的报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到目前为止已有100余种药物据报道可引起肺部病变。 药物对肺的不良反应系全身药物不良反应的一部分,其临床表现不一。有的呈急性发病,病情严重,有的则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有些药物所致病理生理变化为暂时的,可逆的,停药后即可消失,有的则可以造成肺组织的永久性损害,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这类由药物引起的肺病称为药源性肺病(drug-induced lung diseases,DILD)。主要症状体征1.肺间质改变;2.肺水肿;3.胸膜病变;4.肺出血;5.肺血管改变;?6.红斑狼疮样改变。
[多选题]缺铁性贫血的血象特点是 ( )
红细胞数减少
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下降
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
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可正常或减低
[多选题]病人口渴喜热饮,饮量不多,见于( )
痰饮内停
阳气虚弱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5791gk.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