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脾破裂

B

题目:患者女,36岁。半小时前骑车摔倒,车把撞击左胸部及腹部.X线片示左肋骨骨折,感腹部疼痛,胸闷,急诊入院,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诊断应考虑

解析:患者左腹被撞,在左腹脏器中,脾脆弱,应首先考虑脾破裂,故本题答案为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胆碱酯酶复活剂不具备的药理作用是:
  • 恢复已经老化的胆碱酯酶活性

  • 解析:胆碱酯酶复活剂等解毒药在体内能与磷酰化胆碱酯酶中的磷酰基结合,而将其中胆碱酯酶游离,恢复其水解乙酰胆碱的活性,但仅对形成不久的磷酰化胆碱酯酶有效,已"老化"的酶的活性难以恢复,所以用药越早越好。

  • [单选题]女,24岁,月经稀发2年,闭经半年,溢乳3个月,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测定项目是
  • PRL

  • 解析:影响腺垂体激素分泌的因素较多,尤其是PRL,分别有抽取血标本的时间,是否进食,有无应激,睡眠状态还是觉醒状态,年龄及生长发育阶段.药物影响等。

  • [单选题]男婴,3个月,足月分娩。现体重5kg,一般每天给予8%糖牛奶喂养,现另需水分的量是
  • 250ml

  • 解析:1岁内婴儿每日所需奶量100ml/kg,每日所需液量150ml/kg,每日额外需水量50ml/kg。小儿5kg,故奶量500ml,额外需水量250ml。

  • [单选题]关于β受体阻断药正确的叙述是
  • 有时可诱发或加重哮喘发作

  • 解析:β受体阻断药可以减慢心率,减少心排出量。

  • [单选题]下列慢性颅内压增高所引起的头颅X线改变,错误的是
  • 枕大孔扩大

  • 解析:此题多处提及"扩大",对考生产生干扰,因此有一定难度。要求考生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学知识,并掌握头颅X线平片的阅片基础知识。①2~12岁的儿童,有脑回压迹属于正常现象。成人脑回压迹很少,如增多,是颅压增高的征象;②7岁以前的小儿颅缝尚未闭合,当颅内压增加时,出现颅缝代偿性增宽、颅缝哆开以及头围增大,故可排除选项B;③头颅X线正位片上矢状窦两侧可见到蛛网膜压迹,当慢性颅内压增高时这些压迹明显显现,亦能排除选项C;④慢性颅内压增高时以及第三脑室对蝶鞍产生压迫致使蝶鞍扩大、前后床突及鞍背的骨质吸收,故可排除E;⑤备选答案中除D外皆为慢性颅内压增高的X线表现,利用排除法均可一一排除,选项D应为所选答案。

  • [单选题]对儿童进行乙肝型肝炎疫苗接种的临床试验研究,为评价其流行病学预防效果,最好选用的指标是( )
  • 效果指数

  • 解析:效果指数是鉴定疫苗保护效果的一个指标。计算方法:效果指数=对照组的发病率/接种组的发病率,一般大1(因为对照组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

  • [单选题]女性,32岁,反复发作腹泻3年,伴便前腹痛,便后缓解,体重无变化。近3个月来由于变换工作不顺利等原因,上述症状加重,每日大便5~6次,有黏液,无脓血,使用抗生索治疗效果欠佳。最可能的诊断是
  • 肠易激综合征

  • 解析: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而无器质性病变的常见功能性肠病。起病隐匿,症状反复发作或慢性迁延,病程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但全身健康状况却不受影响。精神、饮食等因素往往可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该患者反复发作腹痛腹泻3年,大便有黏液,无脓血,心理因素加重病情,且抗生素治疗无效,符合肠易激综合征。感染性腹泻和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的大便均有脓血,且使用抗生素治疗有效,故不支持。该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即有症状,所以也不支持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 [单选题]下列不符合临终关怀道德要求的是
  • 不惜代价抢救临终患者

  • 解析:临终关怀的道德要求包括A、B、C、E,而不应包括D。因为,临终关怀以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存质量为宗旨并使其在舒适和安宁中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而不是不惜代价地延长临终患者的生存时限,所以临终患者的道德要求不应包括D。

  • [单选题]初产妇临产12小时,肛查头先露,宫口已开全,先露+4。请问此时产力组成是下列哪种情况
  • 子宫收缩力+腹压+肛提肌收缩力

  • 解析:患者宫口全开,进入第二产程,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第二产程是三种产力全部参与的过程。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0nz9j8.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正高) 中医妇科学(副高) 职业卫生(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副高)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1)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营养(师)(代码:210) 住院医师规培(整形外科) 乡村医生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