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膜内化骨和软骨内化骨的相邻部分不是互相交叉的

A

题目:在原始骨痂形成期阶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解析:骨内膜和骨外膜的成骨细胞增生,在骨折端内、外形成的骨组织逐渐骨化,形成新骨,称为膜内化骨,形成内骨痂和外骨痂。骨折断端及髓腔内的纤维组织亦逐渐转化为软骨组织,并随软骨细胞的增生、钙化而骨化,称为软骨内化骨,而在骨折处形成环状骨痂和髓腔内骨痂。本题答案中A说法不正确,两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关节肿痛、晨僵之外,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
  • 手指小动脉炎

  • 解析: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外表现包括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肺纤维化、肺内结节和胸膜炎,口、眼干燥和其他如周围神经可出现血管炎性神经炎和压迫(嵌压)性周围神经病如腕管综合征等。心脏受累最常见的是心包炎,超声检查30%病例可见少量心包积液。胃肠道和肾脏受累少见。

  • [单选题]关于脊柱结核的治疗,下列不正确的是
  • 病灶清除彻底者术后不需制动,但仍然需抗结核治疗

  • 解析:病灶清除术有前路和后路手术两种。后路手术通常用于胸椎结核。颈椎结核则多从前路进行病灶清除术,术后予以石膏固定3~4个月,复查后酌情拆除石膏或继续固定。故本题答案中C描述错误。

  • [单选题]男性,30岁,腰痛10个月。经检查诊断为腰椎3~4结核,经非手术治疗半年症状明显好转,但仍遗留腰痛,屈、伸活动时痛加重。复查X线摄片示无死骨或脓肿,骨质疏松好转,病灶边缘清晰。过屈、过伸侧位X线摄片示患椎有不稳定现象。宜采用的治疗为 ( )
  • 后路植骨脊柱融合术

  • 解析:患者结核治疗半年,现遗留有腰痛,X线摄片示患椎有不稳定现象,需要手术治疗,本题答案选择B。

  •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胃痛常见病因病机的有( )
  • 郁怒伤肝,肝气犯胃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

    禀赋不足,脾胃虚弱


  • [多选题]病人口渴喜热饮,饮量不多,见于( )
  • 痰饮内停

    阳气虚弱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0m35zr.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针灸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正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 中医眼科学(副高) 儿童保健(副高)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耳鼻咽喉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医学检验(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