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骨骼肌

D

题目:新斯的明作用最强的器官是

解析:骨骼肌兴奋作用较强,但对中枢作用较弱。用于手术结束时拮抗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的残留肌松作用,用于重症肌无力,手术后功能性肠胀气及尿潴留等。故本题选择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38岁,因颌面部皮肤癌入院手术治疗。术中在做必要的组织切除后,出现创缘两侧厚薄不均,为尽量使缝合后皮肤平整,最适合的措施是
  • 缝合时组织在薄侧稍多而深些,厚侧稍少而浅些

  • 解析:如果出现创缘两侧组织厚薄不均,为尽量使缝合后皮肤平整,最适合的措施是薄侧组织缝合时要稍多而深些,厚侧稍少而浅些,如此创缘两侧可调整到同一水平。故选E。

  • [单选题]一年轻患者缺失一颗前牙,其他牙有散在间隙,最好的处理方法为
  • 先正畸关闭间隙或集中间隙后再修复


  • [单选题]有关mRNA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链的局部可形成双链结构

  • 解析:mRNA的帽子结构是在5'端形成的,转录后加上一个7-甲基鸟苷。3'端的修饰主要是加上多聚腺苷酸尾巴。故A、B的叙述是相反的。在mRNA信息区内,相邻3个核苷酸组成1个三联体的遗传密码,而不是反密码子。故D错误。成熟的mRNA与模板链DNA杂交,出现部分的配对双链区域和中间相当多鼓泡状突出的单链区段。故本题答案应为C。

  • [单选题]自然界最常见的单核苷酸是
  • 5'核苷酸

  • 解析:核苷与磷酸通过酯键结合即构成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尽管核糖环上的所有游离的羟基均能与磷酸发生酯化反应,但生物体内多数是5'核苷酸,即磷酸基团位于核糖的第五位碳原子0-5'上。故选E。

  • [单选题]为了预防氟牙症和龋齿,我国水中氟的适宜浓度是
  • 0.5~1.0ppm

  • 解析:为了预防氟牙症和龋齿,我国水中氟的适宜浓度是0.5~1.0ppm。

  • [单选题]6-磷酸果糖激酶-1的最强变构激活是
  • 2,6-二磷酸果糖

  • 解析:别构酶又称为变构酶,是一类重要的调节酶。其分子除了与底物结合、催化底物反应的活性中心外,还有与调节物结合、调节反应速度的别构中心。通过别构剂结合于别构中心影响酶分子本身构象变化来改变酶的活性。2,6-磷酸果糖可增加6-磷酸果糖激酶-1对6-磷酸果糖的亲和力并取消ATP的抑制作用,故2,6-磷酸果糖是6-磷酸果糖激酶-1最强的变构酶激活剂。

  • [单选题]上颌第三磨牙
  • 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

  • 解析:此5题是考核解剖基础和专业知识和记忆和应用,要求考生对上下颌牙齿的神经支配有清晰的了解,并能与临床融会贯通。在所有牙齿中,有交叉神经支配的是上颌第一磨牙和上颌尖牙,所以考生容易出错。特别是上颌第一磨牙的颊侧是由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两支神经支配,腭侧则是由腭前神经支配;而上颌尖牙腭侧则是由两个神经支配即前面的鼻腭神经和后面的腭前神经,两者交叉融合;下颌磨牙的神经支配切勿忘记颊长神经;其余2个牙位的神经支配则相对不容易出错。

  • [单选题]男,60岁。右下后牙残冠进行局麻下拔除术,在局麻药注射时突然出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全身冷汗,恶心,呼吸困难,诊断为晕厥,应采取的措施除外
  • 人工呼吸

  • 解析:对于麻醉时出现晕厥的患者,应立即停止注射,放平椅位,松解衣领,保持呼吸通畅并给以安慰。对于较轻晕厥,不需特殊治疗,对于失去知觉的重症晕厥,可刺激患者呼吸,压迫或针刺人中穴,心率、血压降低者可静脉注射阿托品,必要时吸氧。因此A、B、C、D均是晕厥时应采取的措施。因此本题应选E。

  • [单选题]关于腺样囊性癌的叙述,错误的是
  • 最常见于腮腺及颌下腺,其次为腭部小涎腺

  • 解析:好发于涎腺,以发生在腭腺者常见。大涎腺虽然较少,但为颌下腺和舌下腺好发的肿瘤。在腮腺肿瘤中仅占2%~3%。故A选项错误。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z7npr9.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妇产科护理(正高) 结核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1)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核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5)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9)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病案信息技术(士)(代码:111)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 中药学(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