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炉甘石

C

题目:具有明目去翳,收湿止痒敛疮功效的药物是

解析:炉甘石   功效: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   使用注意:宜炮制后用。   硼砂   功效: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2012 2013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极细末干撒或调敷患处,或化水含漱。内服,1.5~3g,入丸散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各组腧穴中,均在督脉与阳维脉交会处的腧穴是( )
  • 风府、哑门


  • [单选题]患者,男,60岁。主诉心胸憋闷疼痛,并放射至肩背,心悸怔忡,有恐惧感,舌紫有瘀点苔白,脉沉细涩。其病机是
  • 心血瘀阻


  • [单选题]除了治疗泌尿系疾病外,中极穴还常用于治疗
  • 妇科病症

  • 解析:中极 膀胱募穴 定位 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主治 ①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泌尿系病证;②遗精、阳痿、不育等男科病证;③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尽、带下等妇科病证。 操作 直刺1~1.5寸;孕妇慎用。

  • [单选题]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
  • 心理活动和行为

  • 解析: (一)心理学的内容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不要求)   人格: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的实质   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   

  • [单选题]循行"贯脊"的经脉是( )
  • 足少阴肾经


  • [单选题]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的穴位是( )
  • 风府


  • [单选题]白虎加人参汤证的病位是
  • 肺、胃

  • 解析:白虎加人参汤证 原文: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见中暍中。 病因病机:本证由于肺胃热盛而伤及津液,热能伤津,亦能耗气,气虚不能化津,津亏无以上承,则口干舌燥、渴欲饮水,可见舌红苔黄而燥,脉大而细数。 证候:口干舌燥,渴欲饮水,可见舌红,苔黄而燥,脉大而细数。 辨证:肺胃热盛,气津两伤。 治则:清热止渴,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

  • [单选题]乌梅丸证的治法是
  • 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 解析:乌梅丸证 【原文】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338) 【释义】本条论蛔厥的证治。蛔厥证因蛔虫内扰所致,有时作时止的特点,且常有吐出蛔虫的病史,故曰“今病者静,而复时烦”,“其人当吐蛔”。因病人脾虚肠寒,蛔虫不安其位,内扰上窜,产生剧烈疼痛,而使病人烦躁不宁。若蛔虫内伏不扰,则疼痛、烦躁消失,故称“须臾复止”。若病人进食,则可引起蛔虫扰动,不仅疼痛又生而烦躁,且可致胃失和降而发生呕吐,蛔虫有可能随之吐出。蛔厥证的治疗,当用清上温下,安蛔止痛的乌梅丸。 乌梅丸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炮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组成。方中重用乌梅,为安蛔止痛之主药。用苦寒之黄连、黄柏,以清上热;用辛热之细辛、干姜、附子、蜀椒、桂枝,取其气辛以伏蛔,温以祛下寒;用人参、当归益气养血;米饭、蜂蜜和胃缓急。全方酸苦辛甘并投,寒温攻补兼用,为清上温下、安蛔止痛之要方,亦可治寒热错杂、虚实互见之“久利”,实为厥阴病寒热错杂证之主方。

  • [单选题]研究发现进食障碍与下列哪项密切相关
  • 焦虑障碍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z6znl.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妇产科(正高) 康复医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 变态反应(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代码:352) 口腔正畸学主治医师(代码:357) 住院医师规培(核医学科) 中医临床三基(药师) 公卫助理医师 妇产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