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0.01×(月龄+3)×成人剂量

B

题目:按年龄计算,1岁内小儿用药量的计算公式为

解析:1岁以内小儿用药量=0.01×(月龄+3)×成人剂量,1岁以上小儿用药量=0.05×(月龄+2)×成人剂量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小儿用药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配置0.1%苯扎溴铵溶液浸泡金属时,为防锈需加入
  • 0.5%亚硝酸钠


  • [单选题]患儿,1岁,2周前患麻疹,发热7天,体温39℃,咳嗽,气促,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啰音。PPD(+++)。胸部X线片:双肺见分布均匀、大小一致、密度一致的粟粒状阴影。可能的诊断是( )
  • 麻疹合并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 解析: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和少量咯血。胸部X线摄片常对诊断起决定性作用,早期的粟粒状阴影,弥补于两侧肺野,肺部CT扫描可见肺影显示大小(1—3mm)、密度(中度)、分布(全肺)一致阴影、部分病灶有融合。

  • [单选题]少关节型类风湿主要表现为
  • 侵犯单个或4个以内的关节

  • 解析:发病不超过4个关节,女孩多见,一般在6岁前发病。此型对关节功能影响很小,预后良好。此型具有—项特征性表现,即伴发虹膜睫状体炎。

  • [单选题]小儿肺炎应用抗生素治疗时,其停药时间一般是
  • 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后3天

  • 解析:停药时间一般是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后3天

  • [多选题]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性是
  • 在腮腺增大前6天到发病后5天均可排出病毒,具有传染性

    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播

    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

  • 解析: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常见的幷发症为病毒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流行性腮腺炎前驱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7至10天消退。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缺乏特效药物,抗生素治疗无效。一般预后良好。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wmz13.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口腔颌面外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正高) 外科护理(正高) 放射医学(副高) 临床药学(副高)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9) 超声波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8) 输血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0) PRK-LASIK医师、技师 中医学专业知识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