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丁香散加减

C

题目: 患者,男,35岁。因暴食生冷,出现呃逆,呃声沉缓有力,伴胸膈、胃脘不舒,得热呃减,天气变冷则加重,喜热食,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润,脉迟。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心悸病证中较常见的脉象有
  • 结脉

    代脉

    促脉

    弦脉


  • [单选题]狂证治之不当或久治不愈可转化为:
  • 癫证


  • [多选题]痢疾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 邪滞肠中与血气相搏

    肠道传导失司,脉络受伤

    气血壅滞,化为脓血

  • 解析:痢疾的病理因素有湿、热(或寒)、毒、食等,湿热疫毒之邪为多,寒湿之邪较少。病位在肠腑,与脾胃有关,这是因邪从口而人,经胃脾而滞于肠之故。痢疾的病机,主要是时邪疫毒积滞于肠间,壅滞气血,妨碍传导,肠道脂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而成痢。肠司传导之职,传送糟粕,又主津液的进一步吸收,湿、热、疫毒等病邪积滞于大肠,以致肠腑气机阻滞,津液再吸收障碍,肠道不能正常传导糟粕,因而产生腹痛、大便失常之症。

  • [单选题]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者,多见于
  • 瘟疫内痈

  • 解析:苔白厚腻,多为湿浊内停,或为痰饮、食积。苔白厚而干,主痰浊湿热内蕴;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者.称为积粉苔,常见于瘟疫或内痈等病,系秽浊湿邪与热毒相结而成。苔白而燥裂,粗糙如砂石,提示燥热伤津,阴液亏损。故正确答案为D。

  • [单选题]《血证论》提出(止血、消瘀、凉血、补虚)四法,乃“通治血证之大纲”。外邪侵袭,损伤脉络而引起出血,最为多见的邪气是
  • 解析:《景岳全书·血证》指出:“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引起出血之因,最主要是热,无论实热、虚热,均可以迫血妄行而致血溢脉外,引起出血。

  • [单选题]小儿惊风表现为
  • 青色


  • [单选题]不是完带汤中的药物是( )。
  • 茯苓

  • 解析:完带汤中组成包括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和柴胡。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wm1nk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正高) 心电学技术(正高) 呼吸内科(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 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8) 病理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0)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住院医师规培(核医学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