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血循环中抗凝物质 凝血因子含量及活性

DE

题目:PT长短主要影响因素是

解析:PT长短主要受血循环中凝血因子水平和抗凝物质多少的影响。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哪项化验检查提示DIC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


  • [单选题]蛋白C在下列哪一种物质的作用下,能转变为有活性的蛋白C
  • 凝血酶

  • 解析:凝血酶与TM以1∶1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后者使PC释放出小肽,生成活化蛋白C(APC)。

  • [单选题]用Ficoll分层液分离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是一种
  • 单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

  • 解析:Ficoll分层液分离单个核细胞是一种单次差速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

  • [单选题]诊断溶血最可靠的标志是( )
  • 红细胞寿命缩短


  • [单选题]外周血涂片可出现有核红细胞,除了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单选题]检验结果的真阳性率的计算公式应该是( )
  • (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


  • [单选题]与外周血致敏T细胞有关的超敏反应是
  • Ⅳ型

  • 解析:Ⅳ型超敏反应由效应T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或细胞毒性介质引起。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wlm3kp.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口腔修复学(正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 中药学(正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正高) 职业卫生(副高) 核医学(副高) 神经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0) 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影像)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骨伤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