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糖皮质激素

B

题目:女,33岁,反复右下腹痛3年,伴腹泻,便质糊状,无脓血,无里急后重。间有发热。体检发现右下腹包块。结肠镜见回肠末端病变呈节段性分布,纵行溃疡,活检示非干酪性肉芽肿。

解析:常用药物有:泼尼松(Prednisone)45~60mg/d口服,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至10~15mg/d,维持2~3个月或半年,故B正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胃癌的癌前变化是指哪些情况
  • 萎缩性胃炎

    胃溃疡

    残胃炎

    胃憩室

  • 解析:胃癌的癌前变化是指哪些情况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憩室、残胃炎。故选:ABCD。

  • [单选题]以下各组中医病名中不属于恶性肿瘤的是( )
  • 痞证、瘿瘤


  • [多选题]应与左侧大肠癌进行鉴别的疾病是
  •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血吸虫病

  • 解析:结肠癌的鉴别诊断主要是结肠炎性疾病,如肠结核、血吸虫病、肉芽肿、阿米巴肉芽肿、痔、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息肉病等。临床上鉴别要点是病期的长短,粪便检查寄生虫,钡灌肠检查所见病变形态和范围等,最可靠的鉴别是通过结肠镜取活组织检查。

  • [多选题]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全身性疾病有
  •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

    尿毒症

    流行性出血热

  • 解析:全身性疾病有:(1)急性感染:暴发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登革热、败血症等。(2)血液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霍奇金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如应用抗凝药过量)等。(3)血管性疾病: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等。(4)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累及上消化道。(5)应激相关胃黏膜损伤:各种严重疾病引起的应激状态下产生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或溃疡形成,统称为应激相关胃黏膜损伤,可发生出血,大出血时以溃疡形成多见。(6)尿毒症。结合题干故BCD符合。

  • [多选题]下列哪些可能是胃癌的临床表现( )
  • 上腹疼痛

    食欲减退

    进行性贫血

    吞咽困难

    Virchow淋巴结

  • 解析:1.早期表现上腹不适是胃癌中最常见的初发症状,约80%患者有此表现,与消化不良相似,如发生腹痛,一般都较轻,且无规律性,进食后不能缓解。将近50%的胃癌患者都有明显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的症状,部分患者是因进食过多会引起腹胀或腹痛而自行限制进食的。原因不明的厌食和消瘦,很可能就是早期胃癌的初步症状,需要引起重视。早期胃癌患者一般无明显的阳性体征,大多数患者除全身情况较弱外,仅在上腹部出现深压痛。2.晚期表现当胃癌发展扩大,尤其在浸润穿透浆膜而侵犯胰腺时,可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并向腰背部放射。癌肿毒素的吸收,可使患者日益消瘦、乏力、贫血,最后表现为恶病质。癌肿长大后,可出现梗阻症状,贲门或胃底癌可引起下咽困难,胃窦癌引起幽门梗阻症状,腹部还可扪及肿块。癌肿表面形成溃疡时,则出现呕血和黑便。至于转移灶如直肠前触及肿块、脐部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和腹水的出现,更是晚期胃癌的证据。

  • [多选题]自身免疫性胃炎伴恶性贫血时因为
  • 存在内因子抗体

    维生素B12吸收障碍

  • 解析:自身免疫性胃炎产生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导致胃体黏膜萎缩,壁细胞损伤,胃酸分泌减少,内因子减少,从而使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引起恶性贫血 。

  • [多选题]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筛选检查项目中,下列哪些组合最恰当
  • AFP

    B超

  • 解析:1肿瘤标记物是癌细胞产生和释放的某种物质常以抗原酶激素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就肝癌来说甲胎蛋白仍是肝癌的主要标记物。2..B超检查用于肝癌诊断具有无损伤、无放射损害、简便、价廉、敏感度高、可重复性等优点。它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状、部位、肿瘤与血管的关系以及肝静脉、门静脉有无癌栓等,其诊断符合率可达90%。余错误。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w44q43.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超声医学技术(正高) 儿科护理(副高) 肾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7) 胸心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9)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中医执业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康复医学) 中医学专业知识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