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格列喹酮
C
题目: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首选的口服降血糖药为
解析:本题考查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治疗药物的选用。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首选的口服降血糖药为格列喹酮,故选项C为正确答案。格列美脲适用于经常出差、进食不规律的患者。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通过抑制碳酸酐酶发挥利尿作用的药物是
乙酰唑胺
解析:乙酰唑胺为碳酸酐酶抑制剂,服后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碳酸酐酶,使H2CO3的形成减少,H+的产生随之下降。因此,H+与Na+的交换大为减慢,结果HCO3-、Na+、K+排出增加,尿量增多。该品尚能抑制房水分泌过程,使眼压下降。用于治疗青光眼,轻度心脏性水肿等。
[单选题]关于腹泻的处方药治疗,病毒性腹泻可使用
阿昔洛韦
解析:病毒性腹泻时应用抗生素或微生态制剂基本无效,可选用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
[多选题]影响口服缓释制剂设计的生物因素有
药物体内半衰期
药物体内吸收代谢
解析:本题考影响口服缓(控)释制剂设计的因素。主要包括如下:(1)药物的理化因素:①剂量大小;②pKa、解离度和水溶性;③分配系数;④稳定性。(2)生物因素:①生物半衰期;②吸收;③代谢(注:审题时注意题干为"生物因素"。)
[多选题]防治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措施包括
详细询问病史、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
做皮肤过敏试验
皮试液应临时配制
注射后观察20~30min
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当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严重者稀释后静脉滴注
解析:防治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措施包括:①注射后20min后,观察皮试结果;②询问用药史;③用药前做皮肤敏感试验;④做好过敏防护措施等;⑤对于发生过敏性休克者,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
[单选题]属于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是
凝血障碍
解析:本题考查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阿司匹林小剂量或短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少,长期大量应用治疗风湿病则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消化道反应,最为常见;凝血障碍.一般治疗量即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延长出血的时间;变态反应,少数患者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水杨酸反应,剂量过大可引起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力减退等中毒症状;瑞夷综合症,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合并脑病,严重者可致死;对肾脏的影响,伴有心、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对前列腺素的扩张血管作用较正常人敏感。
[单选题]小儿呼吸道感染可服用琥乙红霉素颗粒,剂量为30~50mg/(kg·d),分3~4次服用。一位体重为20kg的儿童一次剂量应为
200~333mg或150~250mg
解析:本题考查药物剂量(重量、容量)单位与换算。(1)分3次服用。按剂量为30mg计算:30(mg/kg)×20(kg)÷3=200(mg);按剂量为50mg计算:50(mg/kg)×20(kg)÷3=333(mg)。一次剂量应为200~333mg。(2)分4次服用。按剂量为30mg计算:30(mg/kg)×20(kg)÷4=150(mg);按剂量为50mg计算:50(mg/kg)×20(kg)÷4=250(mg)。一次剂量应为150~250mg。因此,正确答案为200~333mg或150~250mg(B)。
[单选题]早产儿、新生儿禁用( )
氯霉素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抗眼部细菌感染药的禁忌证"。禁忌证有:①对相应药物过敏者。②氟喹诺酮类药禁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氯霉素类药禁用于早产儿、新生儿;氨基糖苷类药禁用于8岁以下儿童。③抗眼部细菌感染药不宜长期使用,以免诱发耐药菌株或真菌感染。④肝功能不全、哺乳期妇女禁用夫西地酸。⑤严重肝功能不全、胆道阻塞患者禁用利福平。⑥单纯疱疹性或溃疡性角膜炎患者禁用四环素可的松眼膏剂。
[多选题]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包括
预期某些药物产生协同作用
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
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副作用
为预防或治疗并发症而加用其他药物
解析:配伍使用的目的可归纳为:①利用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如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复方降压片等。②提高疗效,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等,如磺胺药与甲氧苄氨嘧啶(TMP)联用、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联用。③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不良反应,如用吗啡镇痛时常配伍阿托品,以消除吗啡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及胆道、输尿管及支气管平滑肌的兴奋作用。④预防或治疗并发症或多种疾病。
[多选题]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有( )。
苯妥英钠
吲哚美辛
阿司匹林
对乙酰氨基酚
环磷酰胺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有:氯霉素、保泰松、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羟基脲、金诺芬、氯喹、甲氟喹、阿的平、苯妥英钠、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卡比马唑(甲亢平)、磺胺异噁唑、复方磺胺甲噁唑等。所以,选项B、C、D、E符合题意。选项A属于引起溶血性贫血的药物。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E。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w41n3.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