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库
|
卫生
|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代码:105)
|
[单选题]正常人体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的作用是
正确答案 :
E
使非极性化合物变为极性化合物,利于排出体外
解析:生物转化提高药物极性和水溶性,使大多数药物失去药理活性,有利于药物排出体外。
[单选题]目前尿素自动化分析最常用的测定方法( )
正确答案 :
A
尿素酶偶联谷氨酸脱氢酶法
解析:早期通过定氮法测定尿素中含氮量来表示尿素的含量(这就像化肥中尿素含量以含氮量表示其有效成份一样),故称之为尿素氮,即“尿素之氮”。后来一些方法虽然测定的是完整的尿素(特别是尿素酶/谷氨酸脱氢酶偶联的酶法),目前尿素自动化分析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尿素酶偶联谷氨酸脱氢酶法
[单选题]SS琼脂可用作选择性分离
正确答案 :
C
沙门菌属
解析:SS琼脂可用作大便中沙门、志贺菌属的分离。
[单选题]以下不是引起低磷血症的常见原因是
正确答案 :
C
磷向细胞外转移
解析:由于葡萄糖代谢需要磷参与,输葡萄糖及胰岛素时,磷向细胞内转移而导致低磷血症;维生素D缺乏使肠道对磷的吸收障碍;肾磷酸盐阈值降低意味着血浆中更多的磷经肾脏滤过排泄;细胞外磷酸盐丢失也可导致低磷血症。而磷向细胞外转移会引起血浆磷浓度增高。
[单选题]最适宜用于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正确答案 :
D
碱性磷酸酶
解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NAP积分明显减低,常为0,缓解时,NAP积分值上升到正常。类白血病反应时NAP积分明显增高。
[单选题]单核细胞可转变为
正确答案 :
D
吞噬细胞
解析:释放至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大部分黏附于血管壁,少数随血液循环,转变成吞噬细胞。
[单选题]对病人造成的下列伤害中,与医务人员主观意志无关的是
正确答案 :
E
非责任伤害
解析:任何诊治均是有利和有害的综合体。根据其与医方主观意志的关系,可将伤害分为4种:1.有意伤害是指医方出于打击报复心理或极其不负责任,拒绝给病人以必要的临床诊治或急救,或出于增加收入等目的,为病人滥施不必要的诊治手段所直接造成的故意伤害;2.可知伤害是医方可以预知,也应该预知的对病人的伤害;3.可控伤害是医方经过努力可以也应该降低其损伤程度,甚至可以杜绝的伤害;4.责任伤害是指医方有意伤害以及虽然无意但属可知、可控而未加认真预测与控制、任其出现的伤害。故本题答案选E
[单选题]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为
正确答案 :
B
效应细胞
解析: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w36p81.html
相关资料
血钙升高可引起
近年来免疫标记电镜技术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为
兼有免疫原性及免疫反应性的抗原物质称为
婴幼儿毛细血管采血最常用的部位是
肉眼血尿是指每升尿中含血量超过
2024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初级知识点汇总每日一练(06月14日)
2024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初级卫生资格试题正确答案(05.30)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医学(初级)2024试题正确答案(08.26)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代码:105)题库阅读排行
内分泌是指内分泌腺或组织所分泌的激素
有关线虫卵生物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载脂蛋白CⅡ能激活
几种白细胞经瑞氏染色后,其胞浆内颗粒的描述,错误的是
2024卫生职称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医学初级职称试题共用题干题答案(05.02)
婴幼儿毛细血管采血最常用的部位是
下列虫卵中,卵壳极薄的虫卵是
重复性试验是考查候选方法的
抗原保存和修复的方法不包括
做网织红细胞计数,下列哪项注意事项是错误的
考试资料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代码:105)题库最新资料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医学初级2025备考每日一练(03月09日)
2025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初级职称试题详细答案(03.09)
2025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免费模拟考试题67
2025卫生资格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医学(初级)往年考试试卷(8F)
卫生资格2025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医学初级模拟考试题41
卫生资格2025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医学初级职称考试试题库(2D)
2025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卫生初级资格易混易错每日一练(02月11日)
2025卫生资格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医学(初级)试题正确答案(02.11)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医学初级职称2025实战模拟每日一练(02月08日)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医学卫生初级资格2025往年考试试卷(9C)
推荐科目:
神经外科(正高)
口腔正畸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急诊医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副高)
中药学(副高)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口腔执业医师
内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