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器质性生长激素缺乏症

B

题目:继发于下丘脑、垂体或颅内肿瘤等的为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RAS对血压的影响机制包括
  • 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促去甲肾上腺素分泌

    促醛固酮分泌


  • [多选题]下腔静脉造影术后7天开始,患儿右下肢 (造影穿刺侧)增粗。右足背动脉搏动亦有所减弱,局部皮肤温度无变化,局部无波动感。与此同时,腹水增多,腹胀加剧,入院第36天(造影术后20天)行腹腔穿刺,腹水外观清亮,镜检未见细胞,蛋白定量为1.0g/L,培养阴性。上述体征提示该病人可能出现了哪些病情变化
  • 右侧股静脉栓形成

    髂外静脉栓形成

    新血栓形成

  • 解析:本问提示有两个方面:一是右下肢肿胀;二是腹水加重。此时,患儿是下腔静脉造影后7天出现右下肢(造影穿刺侧)增粗,局部皮温无变化。同时,腹水增多,腹水性质外观清亮,未见细胞,蛋白定量3g/dl,细菌培养阴性。根据这些特点,首先考虑下肢肿胀的问题。下肢肿胀是水肿还是血肿?如果是血肿,根据提示,局部无波动感,另外单纯右下肢血肿不能解释腹水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排除C项。关于右下肢局部水肿,是由于炎症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的炎性肿胀?还是由于静脉、淋巴回流受阻加上患儿的严重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水肿?提示中描述患儿右下肢局部皮肤温度无变化,不符合炎性肿胀。因为炎性肿胀有“红、肿、痛、热”表现。因此,也可以排除右下肢蜂窝组织炎。如上述所分析的,患儿右下肢局部肿胀很可能是由于静脉回流受阻加上严重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患儿原有下腔静脉上段血栓形成,在引起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基础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加上7天前局部静脉穿刺造成血管损伤,可以在局部诱发新的血栓形成。就其部位而言,我们必须看到该患儿除右下肢肿胀外,还有腹水的增加。血栓形成的部位有可能在右侧股静脉、右骼外静脉、下腔静脉,一处或多处并存,所以B、E、G项均为正确答案。至于心力衰竭引起的下肢水肿。应该是双下肢水肿后伴有肝脏肿大。如果是全心衰或左心衰可有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等表现。提示中并没有以上症状描述。因此,第F项答案是错的,根据提示,患儿腹腔穿刺腹水检查的结果是,腹水清亮、无细胞成分、蛋白含量不高、培养阴性。这些不符合原发性腹膜炎引起的腹水表现。

  • [单选题]MRI提示右基底节、右侧脑室旁小点片影,血沉、脑脊液检查正常。考虑其病因为
  • 腔隙性梗死

  • 解析:本例以发热、急性偏瘫为首发症状,在入院查体即发现双下肢典型皮疹,初步诊断过敏性紫癜与急性偏瘫。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有小血管炎病变广泛。本例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结合脑脊液正常,MRI脑梗死表现,提示脑血管发生变态反应炎症阻塞小血管致偏瘫。

  • [单选题]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4周内尿蛋白转阴
  • 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


  • [单选题]足月儿生后1小时内的呼吸频率是
  • 60~80次/分


  • [单选题]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时,眼部病变中哪种最具有诊断意义
  • 眼虹膜睫状体炎


  • [单选题]询问该婴儿添加辅食情况及下一步打算时,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鱼肝油,生后1个半月


  • [单选题]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是指
  • 生后1周内尤其是3天内起病

  • 解析:新生儿败血症根据发病时间分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生后7天内起病;感染发生在出生前或出生时,与围生因素有关,常由母亲垂直传播引起,病原菌以大肠杆菌等G-杆菌为主;常呈暴发性多脏器受累。死亡率高,15%~50%。晚发型:出生7天后起病;感染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由水平传播引起,病原菌以葡萄球菌、机会致病菌为主;常有脐炎、肺炎或脑炎等局灶性感染。死亡率10%~20%。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vwz087.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骨外科(正高) 康复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放射医学技术(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儿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2) 临床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 医学临床三基(护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