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胸膜腔内压力增高 纵隔移位 静脉回流受阻 循环功能障碍 呼吸功能障碍
ACDFH
题目: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28岁。右胸外伤后肋骨骨折,并出现极度呼吸困难,紫绀,烦躁不安等表现。体格检查:血压10/8Kpa,脉细速,皮肤湿冷,气管向左偏移,颈静脉充盈,头颈及右胸皮下气肿,右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幅度减低,叩诊鼓音,右肺呼吸音消失。
解析:常见于较大肺气泡的破裂或较大较探的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其裂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活瓣。故吸气时空气可从裂口进入胸膜腔内,而呼气时活瓣关闭,不让腔内空气回入气道排出。如此,胸膜腔内积气不断增多,压力不断升高,压迫伤侧肺使之逐渐萎陷,并将纵隔推向健侧,挤压健侧肺,产生呼吸和循环功能的严重障碍。有时胸膜腔内的高压积气被挤入纵隔,扩散至皮下组织,形成颈部、面部、胸部等处皮下气肿。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手术中无菌操作注意事项( )
术者脐平面以下区域,均视为污染区
主刀和助手都不可随意伸臂横过手术区拿取手术器械更不能在身后传递物品
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位患者使用
手套破损时应立即更换,凡怀疑物品器械被污染立即更换
术中用的切开或接触胃肠用后的刀、剪、镊、血管钳、纱布等,都须放于另一容器内,不能再用于无菌区
解析:1.?任何人发现或指出违反无菌技术时,必须立即纠正,术者的脐平面以下区域,均视为有菌区,因此手和器械都不可以放到该平面以下,如器械掉至该平面一次啊,需重新灭菌处理才能在使用。?2.?手术者或助手皆不可随意伸臂横过手术区取器械,器械护士不可以从术者身后传递器械,必要时可以从术者手臂下传递,但不得低于手术台的边缘。?3.?已取出的无菌物品包括手套,手术衣,手术巾,手术单,器械,敷料,注射器,针头,导尿管等,虽未被污染,也不能放回无菌容器中,需重新灭菌后再用。?4.?手套破口时,应及时更换,凡怀疑物品,器械被污染时,要重新灭菌后在使用。、?5.?术中以污染的器械,如切开胃肠用后的剪刀,接触污染区的器械等,皆需另放于盘内,不能重复用于无菌区。并且操作人员需更换手套,必要时加盖无菌单重建无菌区。,
[多选题]引起肺血少的先天性心脏病有
肺动脉闭锁
法洛四联症
解析: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有右心室流出道受阻或伴有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肺动脉狭窄或闭锁、三尖瓣狭窄或闭锁,以及法洛三联症、四联症等,也可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肺动脉高压,以及肺心病等。
[多选题]煮沸消毒时,将碳酸氢钠加入水中的作用
增强杀菌作用
去污防锈
[单选题]患者,男性,68岁。既往冠心病史10余年,吸烟史20余年,夜间睡觉时右小腿肌肉抽搐、疼痛,并逐渐加重,该侧肢端发凉、局部皮肤苍白。查体:足背动脉搏动消失;Buerger征阳性;该患者首要考虑的诊断是
动脉硬化性动脉闭塞症
解析:动脉硬化性动脉闭塞症常见于老年人,且有冠心病史等血管病。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距离愈来愈缩短,直至出现持续性静息痛,夜间更剧烈。患肢皮肤温度显著降低,明显苍白,或出现紫斑。皮肤干燥、无汗、趾(指)甲增厚变形,小腿肌萎缩,足背动脉和(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体抬高试验(Buerger试验)。试验阳性者,提示患肢有严重供血不足。而该患者出现右小腿肌肉抽搐、疼痛,并逐渐加重,该侧肢端发凉、局部皮肤苍白,足背动脉搏动消失;Buerger征阳性,因此该患者考虑为动脉硬化性动脉闭塞症。
[单选题]患儿,男,3岁。头面颈部烧伤,其烧伤面积为
18%
解析:小儿头面颈部面积%=9%+(12-年龄)%。
[单选题]什么是开展质量的前提
建立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
解析:开展护理质量管理必须建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护理质量才有保证
[单选题]男性,50岁,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护士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输注营养液时应取头部抬高30°的半卧位
解析:均应取半卧位或头部抬高 15 ~ 30℃, 可减少胃内容物返流进入下呼吸道, 并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v40mz7.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