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3000~6000Hz

D

题目:噪声所致听力曲线图上的V形下陷常发生在

解析:高频听力下降(特别是在3000~6000Hz)是噪声性耳聋的早期特征。对其发生的可能原因有几种解释:①认为耳蜗接受高频声的细胞纤毛较少且集中于基底部,而接受低频声的细胞纤毛较多且分布广泛,初期受损伤的是耳蜗基底部,故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②认为螺旋板在感受4000Hz的部位血循环较差,且血管有一狭窄区,易受淋巴振动的冲击而引起损伤,3个听小骨对高频声波所起的缓冲作用较小,故高频部分首先受损;③共振学说:外耳道平均长度2.5cm,根据物理学原理,对于一端封闭的管腔,波长是其4倍的声波能引起最佳共振作用,对于人耳,这一长度相当于10cm,3000Hz声音的波长为11.40cm,因此,能引起共振的频率介于3000~4000Hz之间。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行为改变的“知-信-行”模式中的知是指
  • 认知

  • 解析:“知-信-行”模式中的知是认知,主要指人们对卫生保健知识和卫生服务信息的知晓和理解。知觉和感知都是认知的一部分,知识是认知的内容,传播是健康教育的手段之一。故最佳答案是A。

  • [单选题]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主要临床表现是
  • 神经衰弱综合征

  • 解析:高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轻重不一的类神经征。通常,在强场源附近工作的人员,主诉有全身无力、易疲劳、头晕、头痛、胸闷、心悸、睡眠不佳、多梦、记忆力减退、多汗、脱发和肢体酸痛等。女工常有月经周期紊乱,以年轻者为主;少数男工性功能减退。客观检查发现部分工人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征象外,很难有明确、特殊的客观体征。个别接触场强较大的工作人员,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心律不齐。其他检查所发现的阳性体征多无特异性。

  • [多选题]属清热剂的方剂是( )
  • 白虎汤

    犀角地黄汤

    白头翁汤

    龙胆泻肝汤


  • [单选题]化学结构与毒效应( )
  • 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


  • [单选题]在施工图中,L代表

  • [单选题]生物有效剂量是指
  • 靶部位的污染物量


  • [单选题]我国卫生部发布的《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不包括
  • 解析:我国卫生部发布的《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对不同等级的旅店分别制定了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细菌总数、照度、噪声、新风量、床位面积等不同档次的卫生标准。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rpe20.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疾病控制(正高) 卫生毒理(正高)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麻醉学主治医师(代码:347) 计划生育主治医师(代码:360) 输血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0) 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 微生物检验技术(师)(代码:212) CDFI医师、技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