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4~6个月
C
题目: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添加辅食最佳的时间是
解析:婴儿分娩1~2小时开始哺乳,以后逐渐形成规律哺乳,4~6个月开始,营养需求增加,单纯母乳喂养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需要逐渐添加辅食。故本题选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2006)关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光镜下病理特点,错误的是
系膜增生性肾炎是系膜细胞及肾小球基底膜不同程度的弥漫增生
解析:①膜增生性肾炎的特点是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肾小球基膜增厚。增厚的基膜呈双轨征。②系膜增生性肾炎的病理特点是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而无肾小球基膜增厚(E)。③膜性肾病的病理特点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形成钉状突起(A正确)。
[单选题]在心理测验中,主试人要对所有被试者使用统一的指导语以使被试者完成测验,其所遵从的心理测验原则为
标准化原则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应用心理测验的标准化原则的记忆。统一原则、指导原则(A、E)不能准确概括心理测验的某方面原则,保密原则(C)是测验工具和测验结果的保密,客观性原则(D)是指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应当遵循客观性原则。
[单选题]帕金森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 )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通路受损
解析: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PD病理改变为:中脑黑质致密部、蓝斑神经元色素脱失,黑质色素变淡及出现路易小体。PD神经生化改变为:中脑黑质致密部、蓝斑神经元脱失致上述部位及其神经末梢处多巴胺(DA)减少(DA减少≥70%时产生PD临床表现),而黑质纹状体系统中与DA功能拮抗的乙酰胆碱(ACH)作用相对亢进,DA与ACH平衡失调。
[单选题]以上疾病,属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是
类风湿关节炎
[单选题](2013)仅对细胞外碱性环境中的结核菌有杀菌作用的药物是
链霉素
解析:链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药。其作用机制是作用于细菌体内的核糖体,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并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仅对细胞外碱性环境中的结核菌有杀菌作用
[单选题]某地为了解某城市儿童龋齿的流行情况拟进行一次普查,要说明调查结果可用
发病率
解析: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是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和描述疾病分布状态的一项测量指标。其余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单选题](2011、2012)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吸烟
解析: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糖尿病除了影响糖代谢, 糖尿病还会扰乱蛋白质和脂质代谢,诱发冠状动脉硬化,其冠心病的发病率、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远高于无糖尿病者,且发病早。有数据显示,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机会是非糖尿病病人的4倍,而且8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因冠心病而死亡。 糖尿病患者多伴有高脂血症,或伴有血Ⅷ因子增高及血小板活力增强,这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引起动脉堵塞。 2、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外围血管和冠状动脉收缩,并使血压升高。另外,还可使血中一氧化碳浓度增高,导致血液携带氧的能力下降,诱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表明,男性吸烟者的总死亡率、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增加1。6倍。 3、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 冠心病的发病及其合并症所造成的死亡,是随着血压的升高而增加的。 4、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单选题]女,32岁,工人,劳累后出现低热,干咳1个月,当地诊所为其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1周后热退,未继续治疗,此后常有间断干咳,痰中带血及关节痛,查体T37.3℃,消瘦,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胸部X线示:两上肺斑片状阴影,最可能诊断是
肺结核
解析:职业、持续低热、干咳时间久、服用左氧效果不明显、消瘦、X线征象等都提示为肺结核。其他几种肺炎均有自己的特异性表现:(1)肺炎链球菌肺炎:有上感史、痰呈铁锈色,X线可见大片致密影;(2)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起病缓慢,潜伏时间长,有发热、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少量黏液性或黏液脓性痰(偶有血痰)。(3)真菌性肺炎:常继发于婴幼儿肺炎、肺结核、糖尿病、血液病等;应用抗菌素和激素等是主要诱因。具有支气管肺炎的各种症状和体征,但起病缓慢,多在应用抗生素治疗中肺炎出现或加剧,可有发热,咳嗽剧烈,痰为无色胶冻样,偶带血丝。痰涂片可查到念珠菌发芽的酵母细胞和菌丝。(4)肺炎克雷白肺炎:多见于老年、营养不良、慢性酒精中毒、已有慢性支气管一肺疾病和全身衰竭的患者。本病的致病菌为克雷白杆菌。常有慢性肺部疾病或近期手术史。急性发病者起病急骤,有寒战、高热、咳嗽,咳粘稠痰。痰呈黄棕色脓性,可带血,典型者为红棕色粘稠胶冻状痰。X线胸片示肺段或大叶性致密实变阴影。
[单选题]下列中可以降低输血过敏反应发生率的是
选用洗涤红细胞
解析:输血过敏反应的预防:①对有过敏史病人,输血前半小时同时口服抗过敏药和静脉输注糖皮质激素;②对IgA水平低下或检出IgA抗体的病人,应输不含IgA的血液、血浆或血液制品,如必须输红细胞时,应输洗涤红细胞,故选B;③有过敏史者不宜献血;④献血员在采血前4小时应禁食。A、C、D可降低输血中的发热反应及细菌污染反应。E用于预防循环超负荷。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rg6kg0.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