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胃肠道动力异常 内脏感知异常 精神因素 感染 某些食物

ABCDE

题目:肠易激综合征可能的发病机制

解析:1.精神、神经因素 IBS患者精神心理异常的出现率明显高于普通人。有研究表明,精神紧张可以改变肠道的mmc,精神刺激对IBS病人比正常人更易引起肠动力紊乱。现代神经生理学认为IBS患者的肠道对于张力和多种刺激的敏感性增加。2.肠道刺激因素 肠道内某些因素可能改变肠功能,加重原有的肠易激综合征。这些刺激因素包括外部的食物、药物、微生物等,也可能包括消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某些内部物质。故全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望舌以辨别疾病虚实,主要观察( )
  • 舌质老嫩


  • [多选题]关于上消化道出血叙述正确的有( )
  • 消化道以屈氏韧带为界,其上的消化道出血称为上消化道出血

    呕血常伴有黑便

  • 解析: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常见的急症。1.呕血和(或)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便,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便。但是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门以上病变可仅见黑便,而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门以下的病变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呕血。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400ml以内可无症状,出血量中等可引起贫血或进行性贫血、头晕、软弱无力,突然起立可产生晕厥、口渴、肢体冷感及血压偏低等。3.氮质血症。4.贫血和血象变化急性大出血后均有失血性贫血,出血早期,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压积可无明显变化,一般需要经3~4小时以上才出现贫血。上消化道大出血2~5小时,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止血后2~3天才恢复正常。但肝硬化和脾亢者,则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5.发热中度或大量出血病例,于24小时内发热,多在38.5度以下,持续数日至一周不等。故选:CD。

  • [多选题]下列哪些情况下可运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 重型

    激素依赖性

    激素无效型

  • 解析:1.对少数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或对糖皮质激素产生依赖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药。免疫调节药巯嘌呤(6-巯基嘌呤)和硫唑嘌呤均可选择性地作用于T淋巴细胞,但发挥作用缓慢,通常在用药3~6个月后出现疗效,但副作用较大。2.对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较好,多用于皮质激素治疗失败者,初始剂量为2~4mg/(kg·d),静脉持续滴注,或8mg/(kg·d)口服。 ABD符合。 

  • [多选题]治疗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是
  • 内服抗菌药物以杀灭幽门螺杆菌

    用胶体铋保护胃黏膜

    内服消胆胺以吸附胆汁

    内服多潘立酮以防止胆汁反流

  • 解析:治疗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是内服抗菌药物以杀灭幽门螺杆菌,用胶体铋保护胃黏膜,内服消胆胺以吸附胆汁,内服多潘立酮以防止胆汁反流。故选:ABCD。有肠腺化生的萎缩性胃炎应定期随访,达到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可内镜下治疗或手术切除。

  • [单选题]体虚易感冒者平素宜服( )
  • 玉屏风散


  • [多选题]经络的生理功能是( )
  • 调节机能平衡

    感应传导

    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沟通表里上下

    联系脏腑器官


  • [多选题]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点有
  • 高球蛋白血症

    循环自身抗体

    界面性肝炎

    汇管区浆细胞浸润

  • 解析: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炎症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不同程度的血清转氨酶升高、高γ-球蛋白血症、自身抗体阳性,组织学特征为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的界面性肝炎,严重病例可快速进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故ABCD正确。

  • [单选题]上实下虚之咳喘证的主方是( )
  • 苏子降气汤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ree36w.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小儿内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 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3)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9) MRI医师 中医助理医师 儿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