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热证
D
题目:多取督脉和手足三阳经腧穴为主(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白虎加人参汤所治消渴证的病机是
肺胃热盛、津气两伤
解析:白虎加人参汤证
原文: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见中暍中。
病因病机:本证由于肺胃热盛而伤及津液,热能伤津,亦能耗气,气虚不能化津,津亏无以上承,则口干舌燥、渴欲饮水,可见舌红苔黄而燥,脉大而细数。
证候:口干舌燥,渴欲饮水,可见舌红,苔黄而燥,脉大而细数。
辨证:肺胃热盛,气津两伤。
治则:清热止渴,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
[单选题]下列有关小承气汤证治法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润燥软坚
解析:小承气汤证
【原文】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鞕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释义】此三条论阳明燥结证的证治。太阳病汗、吐、下后,津液受伤,邪气入里,从阳明燥化;或是阳明病,其人多汗,伤津化燥成实而形成本证。多汗是里热迫津外泄的表现。汗出太多,津液耗伤,邪气化燥成实,燥实结滞,故大便结硬。心烦、谵语为阳明燥热秽浊之气循经上扰心神所致。阳明燥热逼迫津液偏渗,从小便数多一症,可知津液不能还入胃肠,大便必然硬结。
阳明之气旺于日晡所,当阳明燥热内盛时,每于日晡前后正邪斗争激烈,而见发潮热。以上诸证颇类似大承气汤证,但因其脉滑而疾而不是脉沉实,犹恐燥实敛结程度尚浅,故不敢冒然投用大承气汤,而试投小承气汤治之。由于证为里热燥结,气滞胃肠所致,证属里热腑实证,故治宜通便导滞,行气除满。
[单选题]功用为“攻下热结,益气养血”的方剂是
黄龙汤
解析:黄龙汤的组方原理
本方证为素体气血不足,复因邪热入里而成阳明热结。治宜攻下通便,补气养血。方中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泻热通便,人参益气、当归补血,扶正以助祛邪,使攻下而不伤正。桔梗开宣肺气,生姜醒胃和中布津。大枣、甘草裨益脾胃,甘草兼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既能攻下热结,又能补益气血,共成攻下扶正之剂。
[单选题]《素问·举痛论》中的九气不包括( )
忧
[单选题]有关电针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及孕妇禁用电针
解析: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禁用电针,孕妇可慎用。
[单选题]关于肥胖症的治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不需配合锻炼
解析:【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祛湿化痰,通经活络。以手足阳明经、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中脘 天枢 曲池 阴陵泉 丰隆 太冲
配穴 腹部肥胖加归来、下脘、中极;便秘加支沟、天枢。
操作 毫针泻法。嘱患者适当控制饮食,加强锻炼。
2.其他治疗
耳针法 选胃、内分泌、三焦、脾。毫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次餐前30分钟压耳穴3~5分钟,有灼热感为宜。
[单选题]中医诊治疾病主要根据的是
证候
[单选题]据《素问·咳论》,“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的症状常出现于
肾咳之中
[单选题]中国医学道德规范不包括的是
忠于医业的献身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r20gp.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