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溶血性贫血
C
题目:粒红比例减低常见于
解析:在本题的5个选项当中,只有纯红再障骨髓象是粒系细胞数量可不变,有核红细胞减少的,粒红比例减低。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有关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反应前需将红细胞与抗O单克隆抗体预先结合
解析: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中,反应中的红细胞为非致敏的新鲜红细胞;主要试剂为抗人O型红细胞单克隆抗体(可以与各种血型红细胞结合,但不发生凝集反应),这种抗体与待测抗原的特异性抗体连接后用于检测标本中的抗原;单抗如果与特异性抗原连接可用于检测标本中的抗体。
[单选题]下列措施中不能促进凝集现象出现的是
用胱氨酸酶处理
[单选题]胆固醇转变胆汁酸的限速酶是
7α-旷羟化酶
[多选题]关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正确的是
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肝脾疾病等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可以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测定相鉴别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溶血性贫血
解析:巨幼贫临床表现贫血、全血细胞减少,注意与全血减少性疾病、MDS、溶血性贫血鉴别,病人会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表现,注意与其鉴别。
[单选题]在细菌生长曲线中菌数增加最快的是
对数期
解析: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四个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迟缓期是细菌进入新环境后的适应阶段;对数期细菌以几何级数增长,在生长曲线图上,活菌数的对数呈直线上升,增长极快;稳定期细菌繁殖数与死亡数大致平衡;衰亡期细菌繁殖逐渐减慢,死亡逐渐增多,死菌数超过活菌数。
[单选题]在Beckman-Coulter JT型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中,在160~450fl分布范围内主要是
中性粒细胞
解析:淋巴细胞位于35~90fl的小细胞区;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位于160fl以上的大细胞区;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原始细胞、幼稚细胞等,位于90~160fl的单个核细胞区,又称为中间型细胞。
[单选题]用吉姆尼茨染色染立克次体时加孔雀绿染色液一般需要( )
2~3分钟
[多选题]有关免疫球蛋白轻链,叙述错误的是
一种免疫球蛋白分子的2条轻链可以共存κ、λ 2个型
仅λ型游离链能从尿中排出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qqkl6.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