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外科正宗》
A
题目:明代以前(含明代)外科学成就的重要文献是
解析:中医外科到明清时期已较为成熟,外科专著增多,并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如明·薛己著的《外科枢要》,记载了有关外科病的理论、经验、方药,第一次详细叙述了对新生儿破伤风的诊治。汪机的《外科理例》提出了“治外必本诸内”的思想,在序中指出:“外科者,以其痈疽疮疡皆见于外,故以外科名之,然外科必本于内,知乎内,以求乎外,其如视诸掌乎。”并创制玉真散治疗破伤风。其他还有王肯堂韵《疡科准绳》、申斗垣的《外科启玄》、陈文治的《疡科选粹》、窦梦麟的《疮疡经验全书》、张景岳的《外科钤》等均有特色。《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消风散中配伍蝉蜕的用意是( )
疏散风邪
[单选题]提示邪气入里的舌象表现是( )
舌苔由薄转厚
解析:在疾病过程中,舌苔的厚薄变化,主要反映邪正的消长进退。舌苔由薄变厚,提示邪气渐盛,或表邪入里,为病进。
[单选题]同司疏泄,共主勇怯的脏腑是
肝与胆
解析:胆附于肝,有经脉互为属络构成表里关系。肝与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同司疏泄、共主勇怯等方面。
[单选题]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常伴有
咯粉红色泡沫痰
解析:2.咯铁锈色痰为肺炎球菌肺炎。咯粉红色泡沫痰是急性肺水肿及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特征。咯吐大量鲜血多见于肺结核空洞、支气管扩张、慢性肺脓肿。咯大量脓痰多见于支气管扩张、慢性肺脓肿。干咳无痰咳嗽无痰或其量甚少为干性咳嗽,见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初期、胸膜炎、肺结核等。故1题选择B,2题选择A。
[单选题]肝经风热可见( )
全目赤肿,迎风流泪
解析:目赤肿痛多为实热证。肝经风上攻致全目赤肿,迎风流泪;A为心火所致;B为脾有湿热所致,AB有迷惑性。
[单选题]患者,女,49岁。咳嗽气喘多年,时轻时重,近来夜间低热,五心烦热,心烦不安失眠,舌质红,脉细数。治疗应首选的药物是
黄柏
解析: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用于阴虚火旺
[单选题]患者,女,28岁,已婚。颈前肿物10余年,渐渐增大,边缘不清,皮色如常,无疼痛,可触及肿物表面结节,随吞咽上下移动。其诊断是
肉瘿
解析:石瘿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多年存在的颈部肿块,突然迅速增大,坚硬如石,表面凹凸不平,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的移动度减少,或固定不移。而气瘿边界不清,故排除。瘿痈有压痛。故选择A。
[单选题]天台乌药散的功用是( )
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解析:天台乌药散,为理气剂,具有行气疏肝,散寒止痛之功效。主治肝经寒凝气滞证。小肠疝气,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坠肿胀,或少腹疼痛等。
[单选题]丙型肝炎属( )
性传播疾病
解析:HCV传播途径: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qprpz.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