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P-Q(P-R)段中点

A

题目:判断动态心电图ST段是否偏移的参考点通常设置在

解析:动态心电图系统分析ST段是否偏移时,通常采用P-Q(P-R)段中点为参考点(等电位点),以J点后60~80ms为ST段偏移的测量点,由此来判断是否有ST段偏移,然后根据ST段偏移的斜率来判断是水平型压低还是下斜型压低。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食管导联最佳部位记录的P波形态为
  • 正负双向,振幅最高

  • 解析:食管导联贴近左心房后壁,最佳部位记录的P波形态应为正负双向,振幅最高。

  • [单选题]以下为引起感知过度的常见原因,但应除外
  • 感知阈值设置过高

  • 解析:感知阈值设置过高常引起感知不良,而非感知过度。

  • [单选题]衡量心肌细胞兴奋性的高低一般采用
  • 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即阈刺激)来表示

  • 解析:心脏兴奋性的高低常以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即阈刺激)来表示。

  • [单选题]目前推荐数字化心电图机的采样频率应不低于
  • 500Hz

  • 解析:数字化电路心电图机采样频率应在500Hz以上,以保证高保真地记录心电图波形。

  • [单选题]右束支不应期病理性延长,大于窦性PP间距,在一般心率下显示的束支阻滞应诊断为
  •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 [单选题]关于起搏器不应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 心房后心室空白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不可程控,设置目的是为了防止心室电路对心房脉冲的交叉感知

  • 解析:心房后心室空白期仅由心房起搏信号触发,自身心房信号不触发心房后心室空白期。

  • [单选题]关于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RP′间期常>70ms

  • 解析: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于存在房室结双径路的患者。其中一条径路为快径路,传导速度快而不应期长;另一条为慢径路,传导速度慢而不应期短。当一个适时的房性期前收缩出现后,快径路处于不应期,激动沿慢径路下传激动心室的同时又从快径路逆传激动心房,如此持续发生便形成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其心电图特征为:心动过速可被程序刺激诱发;心率常在150~250次/分,RR间距规整;QRS波群时限正常或伴有功能性束支阻滞;逆传P′波与QRS波群部分重叠,RP′间期常<70ms。

  • [单选题]关于低钙血症的描述,正确的是
  • ST段延长,QT间期延长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qm086.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泌尿外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正高) 妇产科护理(副高) 急救护理(副高)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9) 心理治疗(师)(代码:216)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正畸科) 公共卫生管理 内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