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黄色、浑浊、无臭味,可有食物残渣

A

题目:胃、十二指肠穿孔的腹穿液

解析:1.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为黄色、浑浊、含胆汁、无臭味的抽出液。 2.腹腔穿刺抽出液体若为不凝固血液,提示为实质性脏器或大血管破裂所致的内出血。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显微镜下血尿
  • 肾挫伤

  • 解析:肾挫伤:包膜完整,不累及集合系统,只限于肾实质内损伤或包膜下血肿。血尿轻,常为镜下血尿。X线腹部平片和尿路造影无异常发现,B超或CT检查可发现肾实质内血肿及其大小和部位。故选A。

  • [单选题]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最高的是
  • 亲脂病毒

  • 解析:毒因子的敏感性顺序是1、亲脂病毒(B对)2、细菌繁殖体(D错)3、真菌(A错)4、亲水病毒(C错)5、分枝杆菌6、细菌芽胞(E错)7、朊毒

  • [单选题]下列为昏迷患者提供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 每次气管吸痰不超过10秒钟

  • 解析:为昏迷患者吸痰时,每次气管吸痰应该不超过15秒钟。其余选项均正确。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神经系统病人的症状评估”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下列症状中不是由于妊娠期间下腔静脉压升高引起的是
  • 右侧肾盂肾炎

  •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妊娠期常见表现的发生原因。右侧肾盂肾炎是由于自妊娠中期肾盂及输尿管轻度扩张,输尿管有尿液逆流现象而导致的,备选答案中其他表现均是由于下腔静脉压升高引起的。

  • [单选题]时间因素
  • 在健康教育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对B标人群产生影响的事件

  • 解析:1.时间因素又称历史因素。是指在健康教育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的、可能对目标人群产生影响的事件,如与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的颁布、重大生活条件的改变、自然灾害或社会灾害等。 2.测量者因素:在评价过程中,测试这本身的态度、工作人员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熟练程度、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及目标人群的成熟型对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均有影响。测量者的态度和行为使目标人群受到暗示,并按照测量者的希望进行表现。 3.回归因素是指由于偶然因素,个别被测试对象的某特征水平过高或过低,但在以后的测试中可能会恢复到原有的实际水平的现象。 4.选择因素在评价阶段,如果干预和对照组选择不均衡,可引起选择偏倚,从而影响观察结果的正确性。但在评价中,可以通过随机化或配对选择的方法防止或减少选择偏倚对评价结果正确性的影响。

  • [单选题]患者,女,32岁。近1周尿量达3300ml/d,体重减轻,诊断为肾衰竭。血常规显示:血钾3.3mol/L,血钠127mol/L。推测此患者处于肾衰竭的
  • 多尿期后期

  • 解析:肾衰竭患者每日尿量超过400ml,则表示进入多尿期,最多可达3000ml以上,有时会高达5000~7000ml。多尿期后期,可因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排出而出现脱水及低血钾、低血钠。综上,该患者为多尿期后期

  • [单选题]肠球菌感染属于
  • 革兰阳性球菌感染

  • 解析:外科感染常见致病菌包括:①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常见有大肠埃希菌、拟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其次为克雷伯菌、肠杆菌等。②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常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肠球菌则是人体肠道中的常驻菌,是引起肠源性感染的菌种之一。③无芽胞厌氧菌。④真菌:外科真菌感染中常见的致病菌是白色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新型隐球菌等,属于条件致病菌。

  • [单选题]可确定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的检查是
  • 肾活组织检查

  • 解析:肾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慢性肾炎的病理类型。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pdj6kn.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结核病(正高) 精神病学(正高) 中医妇科学(正高) 肿瘤内科学(副高) 内科护理(副高) 核医学技术(副高)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儿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眼科) 护士资格证考试 放射医学(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