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题目:《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原豆蔻含挥发油不得少于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栓剂制备方法的是( )。
滴制成型
[单选题]强心苷C17位五元不饱和内酯环的显色反应不包括()。
Salkowski反应
[单选题]根据下列选项,回答 104~106 题:
二盐酸奎宁
[多选题]司可巴比妥钠的鉴别试验为( )。
与碘发生加成反应,使碘试液褪色
和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单选题]碘解磷定治疗有机磷酸酯农药中毒的主要机制是( )。
与磷酰化胆碱酯酶结合,使酶复活
解析:本题考查碘解磷定的作用机制。碘解磷定进入中毒机体后,其带正电的季铵阳离子能与磷酰化胆碱酯酶的阴离子部位以静电引力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复合物,后再经裂解,使胆碱酯酶游离出来而 恢复其水解乙酰胆碱的活性。但对已经老化的酶,解毒效果很差。
[多选题]下列关于气雾剂的叙述中错误的为
脂水分配系数小的药物,吸收速度也快
肺部吸入气雾剂的粒径愈小愈好
解析:此题重点考查影响气雾剂药物吸收的因素。气雾剂主要通过肺部吸收,吸收的速度很快,不亚于静脉注射。吸入气雾剂的药物必须能溶解于呼吸道的分泌液和肺泡液中,并对呼吸道无刺激性。药物从肺部的吸收是被动扩散,吸收速率与药物相对分子质量及脂溶性有关,小分子化合物易通过肺泡囊表面细胞壁的小孔,因而吸收快,脂溶性药物经脂质双分子膜扩散吸收,故脂水分配系数大的药物,吸收速度也快。粒子大小是影响药物能否深入肺泡囊的主要因素,粒径小,吸收好,但不能太小.否则进入肺泡囊后大部分由呼气排出。所以本题答案应选AD。
[单选题]根据以下内容,回答 106~109 题:
线剂
[单选题]《中国药典》(2005年版)采用Kober反应比色法测定炔雌醇片剂时,具体方法为( )。
对照品对照法
[单选题]对甲氧苄啶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属于磺胺类抗菌药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p7rz4w.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