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非概率抽样
E
题目:2000年我国开展了一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该调查将全国各地区划分为东、中、西和京津沪地区,并按有无结核病控制专项项目分为项目地区和非项目地区,在上述各地区中按1:3125的比例,随机抽取257个调查点,每个点的人数约为1500人。调查发现,我国的活动性肺结核、涂阳(痰涂片阳性)肺结核和菌阳(痰培养)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367/10万,122/10万和160/10万,且农村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区高于东南沿海,非项目地区高于项目地区。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新斯的明属于何类药物?
胆碱酯酶抑制剂
[单选题]某同学通过阅读老师发放的《中学生健康知识手册》学习健康知识。该同学是通过以下哪种健康教育方法获得知识的
间接式健康教育方法
[单选题]高血压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宜选用
维拉帕米
[单选题]下列关于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父母的血可直接输给子女
[单选题]脂溶性维生素在溶解性及吸收代谢等方面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但不包括下列哪一选项
主要通过尿排出体外
解析:脂溶性维生素易储存在机体的脂肪组织或肝脏中,通过胆汁缓慢排出体外,故摄入过量时易致中毒;而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经血液吸收过量时可很快从尿中排出,但摄入不足时较易出现缺乏症,必须经常通过食物供给。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特异毒效应指标的是
苯造成的吸入性死亡
解析:反映毒效应的指标大致可以分为特异指标和死亡两类,特异指标的出现与特定的化学物质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因果关系,常有助于中毒机制的阐明。对氧磷抑制血中胆碱酯酶活力、CO引起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高、铅使尿中δ-ALAD的排泄量增加、苯胺导致红细胞内高铁血红蛋白形成都是特异指标,只有C是死亡指标。
[单选题]20岁男性,发热起病,体温38℃,3天后体温下降伴周身乏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近2天发现尿色深如豆油样,抗HBs(+),抗HAVIgM(+),诊断应考虑
急性甲型肝炎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nke76w.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