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湿热壅盛证
D
题目:石某,女,6岁,感冒后突发颜面及四肢浮肿,皮肤光亮,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沉数,尿蛋白(+ + + +),小便短赤烦热口渴。
解析:患者四肢浮肿,当诊断为水肿。首先辨阳水阴水。阳水:多因感受风邪、水湿、疮毒、湿热诸邪,导致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而成。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每成于数日之间。其肿多先起于头面,由上至下,延及全身,或上半身肿甚,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常兼见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表、实、热证。阴水:多因饮食劳倦、久病体虚等引起脾肾亏虚、气化不利所致。起病缓慢,多逐渐发生,或由阳水转化而来,病程较长。其肿多先起于下肢,由下而上,渐及全身,或腰以下肿甚,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不烦渴,常兼见小便少但不赤涩,大便溏薄,神疲气怯等里、虚、寒证。结合症状,患者属阳水,阳水又有湿毒侵淫证、风水相搏证、湿热壅盛证、水湿浸渍证,患者恶风发热,小便短赤烦热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沉数,辨证当属湿热壅盛。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痢疾的古代名称有:
肠澼
滞下
大瘕泄
[多选题]治疗瘿病的基本法则为( )
理气化痰
消瘿散结
[多选题]痿病的临床辨证应注意辨
急缓
虚实
[多选题]下列哪些为鼓胀应用逐水法的禁忌症
鼓胀日久,正虚体弱
发热
黄疸日渐加深
见出血倾向者
解析:本病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并见,故其治疗宜谨守病机,以攻补兼施为原则。实证为主则着重祛邪,合理选用行气、化瘀、健脾利水之剂,若腹水严重,也可酌情暂行攻逐,同时辅以补虚;虚证为主则侧重在扶正补虚,分别施以健脾温肾,滋养肝肾等法,扶正重点在脾,同时兼以祛邪。还应注意“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的特点,切实做到补虚不忘实,泄实不忘虚,切忌一味攻伐,导致正气不支,邪恋不去,出现危象。故选ABCE。
[多选题]《温热论》所说的“土燥水竭”是指:( )
阳明腑实
下劫肾水
[多选题]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便短赤,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宜选方
五皮饮
胃苓汤
解析:本证是水肿水湿浸渍型,治以健脾化湿,通阳利水,选用五皮饮合胃苓汤。
[多选题]治疗肥胖常用的泻实之法有
消导
利水
通腑
化瘀
祛湿化痰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nk1pmm.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