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分娩第二产程处理,哪项不妥
  • 正确答案 :E
  • 协助胎头内旋转

  • 解析:本题中A、B、C、D均为第二产程的护理措施,只有E错误,胎头即将仰伸时,右手需保护好会阴,嘱产妇在宫缩时张口哈气,在宫缩间歇时略向下用力,以左手协助胎头仰伸,缓慢娩出胎头。胎头娩出后,右手继续保护会阴,左手从鼻根向下颏挤压,挤出口鼻内的黏液和羊水,然后协助胎复位和外旋转,继而左手轻轻下压胎头,使儿前肩娩出,再上托胎头,助后肩娩出,最后双手协助胎体及下肢相继娩出。因此,本题选E。解题关键:胎头内旋转是自动完成的,不需要协助。

  • [单选题]宫外孕内出血手术的病人最好输入
  • 正确答案 :C
  • 自体血

  • 解析:自体输血就是当病人需要输血时,输入病人自己预先储存的血液或失血回收的血液。可以避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不需交叉配血试验,可避免过敏及排斥反应;可以刺激红细胞再生,使病人术后造血速度比术前加快。因此,宫外孕内出血手术的病人最好输入自体血。故本题选C。解题关键:自体输血是宫外孕内出血手术的病人最好的输血方式。

  • [单选题]甲氨蝶呤属于
  • 正确答案 :C
  • 抗代谢药物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脓胸的治疗方法
  • 正确答案 :C
  • 开胸清除脓液

  • 解析:急性脓胸排净脓液的方法有:尽早、反复胸腔穿刺抽脓;若脓液稠厚不易抽出,经治疗后脓液不见减少,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发现大量气体而疑有气管、食管瘘等,均宜及早施行胸膜腔闭式引流术。

  • [单选题]患者女性,25岁。孕妇,G2P0,35周妊娠,血压,160/105mmHg,下肢水肿(++),尿蛋白(+)。经应用硫酸镁治疗后,血压逐渐下降,检查:孕妇反应迟钝,呼吸12次/分,膝反射消失,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葡萄糖酸钙


  • [单选题]患者女性,25岁。已婚妇女,平时月经规律5天/(28~30)天,现停经52天,黄体酮试验无出血,此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B
  • 早期妊娠


  • [单选题]无菌手术缝合伤口,部分缝线针眼有小水疱,处理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B
  • 红外线照射

  • 解析:红外线照射可以促进水疱吸收。

  • [单选题]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剂前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
  • 正确答案 :C
  • 补足血容量

  • 解析:补充血容量是治疗休克最基本和首要的措施,血管活性药物应该在扩容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之上使用,不宜单独使用,防止血压进一步降低,影响周围循环灌注,故选C。解题关键:血管扩张剂必须在充分补液的基础上使用,此为前提。

  • [单选题]内囊出血的特征表现是
  • 正确答案 :D
  • 出现三偏症状

  • 解析:内囊出血的特点有:①一旦出血,临床症状常较严重;②内囊出血的急性期,病人常常头和眼转向病灶一侧,呈"凝视病灶"状态;③内囊出血后,由于血液破入到脑室,病人常出现头痛,颈项强直,腰椎穿刺脑脊液为血性;④主侧半球病变常伴有失语;⑤意识清醒者,常出现病灶对侧偏身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偏瘫肢体常常上肢重于下肢,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数周之后,呈典型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可出现病灶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或消失。如视放射也受累,则出现病灶对侧偏盲,即构成内囊损害的三偏(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症状。故选D。解题关键:内囊出血的特征性表现是三偏症状,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

  • [单选题]人体在术后早期应激状态下出现的代谢改变是( )
  • 正确答案 :B
  • 高血糖

  • 解析:应激通俗来说就是人对激烈情况(如外伤、重大疾病等)的应对,此时需要大量的能量,就要动用体内的物质转换为能量。三大能量物质使用顺序为先糖、再蛋白质、最后脂肪。题中问早期,先锁定ABE与糖相关的。A中“肝糖原”其实就是我们贮存糖的一个大仓库,此时应该“开仓放粮”分解才对,分解后血中糖就多了,血糖一高,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胰岛素就会跟着升高,但这需要一个过程,题中问的是早期所以选B。此题也比较贴近临床,重病号刚一入院,不少患者血糖高,但一般不必管它,这不是真正的糖尿病,只是机体的一个保护性反应,接着胰岛素就会跟着分泌,胰岛素的主要作用就是催化糖转变为能量供细胞利用。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neemr0.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风湿病(副高)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康复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8) 计划生育主治医师(代码:360) 口腔助理医师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影像) MRI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