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加热除去细菌表面抗原

C

题目:肠杆菌科细菌与O特异性血清反应时常不出现凝集反应,可采取的方法有

解析:细菌表面抗原存在时能阻断0抗原与相应抗血清的凝集作用,加热60℃,30分钟可消除Vi抗原对O抗原的阻断作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脾切除对下列哪种溶血性贫血治疗效果最好( )。
  •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 [单选题]血管内溶血最严重的标志是
  • 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血症

  • 解析: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试验阳性提示严重血管内溶血。此时HP已经消耗殆尽。

  • [单选题]凝血时间的测定,最敏感的方法是
  • 活化凝血时间法


  • [单选题]下列有关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BO血型不合产生血管外溶血


  • [多选题]下列有关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是单克隆性小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

    特殊体征为全身淋巴结进行性肿大

    感染时常见的死亡原因


  • [多选题]抗血清的保存方法
  • 4℃保存

    -20℃保存

    真空干燥

    -40℃保存

  • 解析:抗血清的保存方法主要有三种:4℃保存,冷冻保存和真空干燥保存。

  • [单选题]体内抗凝血系统包括( )
  • 上述4项共同作用

  • 解析:在生理情况下,血管壁也可发生局限性损伤,也可有某些促凝物质或促血小板凝集物质进入血液,激发血管内凝血,导致纤维蛋白沉淀,但机体尚有一系列抗凝措施可以阻止凝血进行,清除活化的凝血因子或使已形成的纤维蛋白溶解。机体的抗凝血系统包括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单核吞噬细胞的清除功能;抗凝血酶产生;肝素的合成。

  • [单选题]监控双香豆素类口服抗凝剂PTINR应控制在 ( )
  • 2.0~3.0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mnj89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核医学技术(正高) 疼痛学(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4)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住院医师规培(麻醉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儿科) 执业兽医(兽医全科类) 公卫医师定期考核 CT医师 畜牧兽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