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以上都是

E

题目:病毒感染的抗感染免疫机制是

解析:(1)体液免疫:中和病毒作用。病毒的表面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IgG、IgM、IgA),其中有些抗体能与病毒结合而清除其感染者称为中和抗体。(2)抗病毒的细胞免疫参与抗病毒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主要是TC细胞和TD细胞。病毒特异的TC细胞必须与靶细胞接触才能发生杀伤作用。(3)干扰素(IFN)的作用机制除了诱导一些抗病毒蛋白直接抗病毒外,还可以通过免疫调节(例如促进感染的肝细胞表达 HLA-I类抗原、增加NK细胞活性)间接起到抗病毒作用。故正确答案为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利用CD3mAb致敏红细胞作玫瑰花环试验,主要用来检测( )。
  • T细胞

  • 解析:正常人外周血中T细胞在体外能直接和绵羊红细胞(SRBC)结合形成玫瑰花样细胞团。这是因为人的T细胞膜上具有能和SRBC膜上的糖蛋白相结合的受体,即CD3,又称为E受体。已证实E受体是人T细胞所特有的表面标志,因此本试验可作为人外周血T细胞的鉴定和计数,同时作为人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的一个检测指标,也是分离T细胞的常用方法之一。

  • [单选题]E-选择素主要表达在哪一种细胞上 ( )
  • 活化内皮细胞


  • [单选题]免疫浊度试验的基本原则是
  • 体系中保持抗体过量

  • 解析:免疫浊度试验抗原抗体反应符合Heidelberger曲线,体系中保持抗体过量。

  • [单选题]酶增强免疫测定技术(EMIT)是一种
  • 均相酶免疫测定技术

  • 解析:酶增强免疫测定技术(EMIT)是均相酶免疫测定技术。EMIT的基本原理:半抗原与酶结合成酶标半抗原,保留半抗原和酶的活性,当酶标半抗原与抗体结合后,所标的酶与抗体密切接触,使酶的活性中心受到影响而活性被抑制,反应后酶活力大小与标本中的半抗原量呈一定的比例,从酶活力的测定结果可推算出标本中半抗原的量。

  • [单选题]以下对梅毒螺旋体感染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 梅毒是人畜共患病

  • 解析:梅毒不是人畜共患病。

  • [单选题]金标定量检测仪多用
  • 复合型免疫层析技术


  • [单选题]关于放射免疫分析(RIA)错误的是
  • 标记过量的抗体

  • 解析:B为免疫放射分析(IRMA)技术,其余选项均为RIA技术。

  • [单选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应用最多的底物是
  • 四甲基联苯胺(TMB)

  • 解析:邻苯二胺灵敏度高,比色方便,是ELISA中应用最早的底物,但稳定性差,反应过程需要避光,还具有致癌性;四甲基联苯胺稳定性好,反应无需避光,没有致突变作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底物,但是水溶性差。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mn0end.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全科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核医学技术(副高) 中医全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2)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执业兽医(兽医全科类) 护士资格证考试 中药学(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